(營口之窗“方寸天地”)清風習習 梵音悠悠
——游營口鲅魚圈碧霞山法華傳教院攝影紀實
鲅魚圈法華傳教院坐落在碧霞山上的東北角,坐北朝南,與碧霞山公園只有一墻之隔。我曾來過多次,但在夏秋季節還是第一次。
走到公園東北側的碧霞亭,再向上走過五緩臺階,穿過拱形花廊,而后再向上走過十八步臺階,就來到傳教院的前殿院落。
前殿是一大開間,坐落在九步臺階之上,供奉的是彌勒佛祖。院落長寬大約在四、五十米左右,院落東、南、西三面設有桌椅亭廊,供香客打坐休息,東西各有門通向外部,門楣上匾額分別題寫金色大字:《法華莊嚴》、《碧霞勝境》。從前殿的兩側小門可步入后院。后院是個四合院,面積比前院稍小些。前殿的后身供奉的是東海觀音菩薩、千手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東廂配殿四間,供奉的是碧霄娘娘、瓊霄娘娘和云霄娘娘。西廂四間,是佛家理事用房。后殿(即正殿)七間(包括兩間耳房),是大雄寶殿,一樓供奉的是文殊、普賢等眾位菩薩。二樓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彌勒佛和藥師佛。
院里樹木陰翳,香煙繚繞,清風習習,梵音悠悠。給人一種莊嚴肅穆、超凡脫俗、心靜神安之感。
七律.游法華傳教院
初秋踱步入禪門,
縷縷清風和梵音。
合手佛前五戒徹,
誦經聲里六言真。
晨鐘敲碎貪婪欲,
暮鼓擊穿邪惡心。
主義誠誠煙裊裊,
青墻三尺擋凡塵。
走過碧霞亭,登上五緩臺階。
穿過一道拱形花廊,再上一緩臺階,便來到傳教院前院。
傳教院的前殿。
從各個角度看傳教院前殿。
在院落的西南側有清光緒十二年立的石碑一座。
傳教院前殿的廊亭桌椅,
傳教院的東門。
傳教院的西門。
前殿的左側小門。
前殿的局部。
前殿的背面。
正殿的正面。
正殿的局部。
后院的東廂。
后院的西廂
法華傳教院門前的六字真言石刻。
供稿作者:林寶富,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世紀廣場 氣勢恢宏——林寶富
下一篇:營口:永遠角中一點紅——張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