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營口北海新區黨工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織開展了領導干部集中講黨課活動。營口市委督導組組長王海峰、副組長楊信平、成員毛建國應邀出席。蓋州市委副書記、北海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宋勇講了題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推動北海跨越發展》的黨課。北海新區黨工委委員、黨務工作部部長吳志恒主持集中黨課活動。
宋勇講的黨課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根基及實踐本源;第二部分,北海新區發展的現實基礎與未來走向;第三部分,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促發展惠民生。
關于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根基及實踐本源,宋勇指出,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要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源頭和群眾路線理論的形成過程看黨的生命線;要從我們黨走過的九十多年奮斗歷程看黨的生命線;要從黨現實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看黨的生命線;要解決“四風”問題,用好民主集中制、批評與自我批評、嚴格黨內生活、加強黨的團結統一“四大法寶”,維護黨的生命線。
關于北海新區發展的現實基礎與未來走向,宋勇簡要分析了北海新區五年來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成果,對北海未來發展作了分析和闡述。宋勇指出,北海新區從2008年9月開始起步區建設,到2010年2月成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到如今成為初具形象的省級開發園區,經過五年多的開發建設。五年多時間里,北海人在荒地、鹽灘上開拓,夯實了北海發展的現實基礎,也讓北海發展的未來走向日益清晰。今年一季度,北海新區經濟運行形勢穩中向好,財政收入實現首季開門紅,項目建設勢頭強勁,工業經濟運行開局良好,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成效顯著。下一步,北海新區將做強電機和磁技術產業園區,做大電機和磁技術產業集群,同時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項目建設,推進濱海旅游業發展,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設進程;抓好以打造優秀服務團隊為目標的體制機制創新工作。通過強有力的服務,推動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建成,建成項目早達產,迅速提升北海新區經濟總量,提高對營口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宋勇指出,中國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北海同樣應該有實現北海跨越發展目標的“北海夢”。一是要著力打造“中國電機之都”、“中國磁谷”以及相關聯高科技工業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集群;二是要著力打造東北亞重要的外向型現代服務業集聚地;三是要著力打造東北亞著名的濱海都市休閑特色旅游目的地、都市高端旅游服務基地;四是要著力打造遼東灣著名的濱海國際生態住區。
宋勇強調,在實現“北海夢”的進程中,必須錘煉和踐行拓荒、擔當、爭先的“北海精神”。拓荒,就是要謀新求變、奮發圖強、矢志不移、一往無前,要解放思想,樹立發展觀念,強化項目意識,堅定理想信念。擔當,就是要在難題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風險面前敢于作為、敢于承擔責任。要強化責任意識,在自己的崗位上“拿得起,放得下,做得好”。爭先,就是要在審時度勢的基礎上,自加壓力,為自己設定一個通過努力能夠“摸得著、跨得過”的新高度,讓自己在群體中永遠處于“領跑者”的位置,要講求效率觀念,提升素質,務實創新,用 “五加二”、“白加黑”的奮斗,加上前瞻的思維、篤實的服務、創新的方略,去贏取效率效能,實現北海發展的效益最大化。
關于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促發展惠民生,宋勇指出,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要著力破解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與“求穩怕事”之間的矛盾,在北海新區黨員干部中樹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理念,讓教育實踐活動成為推動北海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北海發展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為此,在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要著力推進兩個特色載體活動,即“在職黨員進企業”和“領導干部包扶重點項目”。要懷真心,帶真情,出真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同時,在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要著力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用切實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動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推動北海新區生產力加速提升。
宋勇指出,如何在我們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提升社會發展水平、改善和惠及民生,是我們必須努力思考和解決的課題。要真誠為民,做好動遷補償、回遷安置、環境改善、城市建設等工作,以更前瞻、更務實的行動,讓轄區乃至周邊群眾早日享受北海發展建設他們的“紅利”。
宋勇強調,北海的發展,凝聚著大家的心血;北海的民生,牽系著大家的心懷。我們堅信,只要我們上下一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努力把自己培養鍛煉成為黨性強、業務精、作風正、理念新、績效優、為政廉的園區干部,踐行“北海精神”,既踏踏實實又開拓創新地做好新區發展的大文章,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新區百姓的發展業績,北海新區的民生問題也將迎刃而解,我們未來的道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