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市產品質量狀況
(一)制造業產品
全市市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24類 422批次,批次抽樣合格率為96.4%,與2013年相比上升1.8個百分點。重點抽查的工業生產資料、農業生產資料、日用消費品和食品四大類產品,批次抽樣合格率分別為83.6%、100%、100%、97.6%。各類產品質量基本穩定。
省級產品質量監督和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我市企業情況,暫時沒有反饋。
(二)特種設備
全市在用特種設備總數量為228062臺(條),其中鍋爐2353臺,壓力容器6226臺,壓力管道3778條,起重機械 7056臺,電梯7652臺,氣瓶20萬只,大型游樂設施62臺,索道4條,場(廠)內專用機動車1300臺(營口港務集團除外)。未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萬臺死亡率為零。
(三)食品
全市獲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275家,證書334張,其中市區18家,大石橋市120家,蓋州市55家,老邊區27家,鲅魚圈區39家,中小企業園和沿海產業基地16家(圖1)。主要包括大米、糕點、飲品、水產加工品、白酒、速凍食品、調味品、冷凍飲品、罐頭、肉制品等18個類別(圖2)。
圖1 營口地區獲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分布情況

圖2 營口地區各類食品獲證企業情況
全年市級監督抽查食品84批次,合格82批次,批次抽樣合格率為97.6%,比2013年提高0.6個百分點,調味品、肉制品、糧食加工品等9類批次抽樣合格率為100%(圖3)。
圖3營口地區各類食品市級監督抽查合格率
(四)產品質量投訴
全年12365投訴舉報平臺受理產品質量投訴案件6起,涉及汽車三包、電梯、化肥及鋼結構,產品質量咨詢26次。
(五)質量基礎工作
全市有657家企業獲得各類管理體系認證證書944張,其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639張,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149張,職業健康體系認證證書22張,其他認證證書127張。大石橋市認證證書較多(圖4)。強制性產品認證獲證企業58家,證書254張,電線電纜、低壓配電柜的CCC證書較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獲證企業205家,涉及23類產品,其中78家為鎂碳磚類生產企業。
圖4 營口地區企業獲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分布
以我市企業為主要起草單位,制定出農用硫酸鎂、鎂碳磚、等離子氧化鎂燒結靶材3項國家標準,防盜門、汽車輪胎拆裝機、鐵水脫硫噴槍、鐵水脫硫攪拌頭4項行業標準。鋁合金建筑型材、電線電纜、水泥等7家企業使用“采標標志”, 采標產品數量為24個。汽保行業12家生產舉升機的企業,采用歐盟標準。全市企業標準備案數58份。
建立市級計量標準89項,可開展的檢定項目159項,校準項目165項。建立縣(區)計量標準42項,可開展的檢定項目67項。各授權站建立計量標準18項,企事業單位建立計量標準86項。
大石橋市開展了“質量興市”活動。全市共有遼寧名牌產品43種,營口名牌產品46種(工業類)。營口港務集團是我市唯一一家獲省長質量獎的單位。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
一是制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和實施方案;二是建立行政、檢驗、執法聯動機制;三是增加監督抽查產品的覆蓋率和頻次(覆蓋率高,檢測數據能客觀真實的反映出所抽查產品的整體質量;覆蓋率低,檢測結果往往帶有片面性);四是加大對重點產品的監督抽查力度,重點是關系國計民生、危及人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的食品和工業產品;五是及時向社會發布監督抽查結果,提升消費者的知情權,引導市場消費;六是向省局和地方政府通報有關情況,為地方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建立健全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工作機制
完善市、縣兩級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制度,開展季度質量分析報告工作,及時向政府和有關部門通報信息。針對質量狀況分析中發現的苗頭性、潛在性問題,加大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力度,科學研判風險監測信息,及時發出系統性風險預警,做到對質量安全隱患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
(三)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
一是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結合質量工程師制度,對涉及安全、健康、環保的企業設立質量管理負責人,建立嚴格的質量責任追究制度。二是增強企業質量誠信意識。健全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從源頭嚴把質量關,鼓勵企業開展質量承諾活動。三是加大質量信用監管力度。建立企業質量信用信息平臺,推進產品質量分級分類監管,公布嚴重失信的企業名單。
三、工作建議
(一)加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
將涉及國計民生、危及人體健康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產品納入監督抽查范圍,把各項安全性能指標作為檢測重點,加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覆蓋率和頻次,科學、公正、客觀地對產品質量做出判定。由于產品質量安全指標的檢驗周期長、成本高,應加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經費的投入。
(二)建立健全我市質量獎勵制度
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國務院發布的《質量發展綱要》,有力的推動了地方政府質量獎勵制度的建立。目前,我市已于2013年7月設立了營口市市長質量獎。下一步,我們將健全評選制度,促進我市質量的提升。
(三)建立品牌創建示范區
積極開展“質量興市”活動,推動我市品牌創建示范區的建立。選擇優勢企業集聚區,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體系,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促進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