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海上空的飛鳥,一次俯沖就能撲捉到一條魚一樣;用審視目光盯準市場的商人,也能在經濟的“夾縫”中拓展出自我生存“一線天”。營口深南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申春陽和園藝部經理陳友順就是這樣的智者。
五年前,在營口深南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任總經理的申春陽就同陳友順有工作上的接觸,當時陳友順就是搞園藝工程設計的。不久,總經理申春陽就發現自我生存的“一線天”:大工程公司不干私宅庭院園藝工程,家庭裝修隊伍因沒有庭院園藝工程技術專業人員又不能接此類工程。于是,申經理決定成立園藝部,營口市首家私宅庭院園藝工程公司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萬事開頭難。私宅庭院園藝工程不僅涉及到土建、綠化、綠植、景觀、水電等方面的知識,還要諳熟風水學。因為“宅安,即家代吉昌,宅不安,即門族衰微”的傳統文化時刻影響著每個家庭。但在學習時還要首先搞清理論上的分水嶺。即中國的傳統風水學將諸多概念迷信化,因此,研究時還要透過迷信陷阱,洞悉風水學中科學的、可以運用的部分。在學習中他們創建了“移天縮地到君懷”的私宅庭院園藝理念,以達到天地人合一,構建 “藏風聚氣”的理想格局。具體的說,就是讓庭院具備青山、碧水、藍天、花園的環境,具備庭院園藝工程的朝向、布局的合理,要形成一個動中取靜、冬暖夏涼、舒適、環保的美麗庭院。
有了這種文化底蘊和專業技術,才能為業主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不如,有的業主想建旺宅格局的庭院,但又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建造出“藏風聚氣”的理想格局。陳經理就能依據業主的想法,設計出讓業主滿意放心的庭院。
園藝部給錦聯·經典名郡小區一家業主施工時遇到總投資削減五萬多的問題,但公司沒因此改變服務質量,采用防腐木、碳化木替代等方法實現工程目標,在風水、生態、環保方面都沒改變初衷。植被、公用區等環節都達到業主要求。
回歸自然,是園藝部的不懈追求。在申經理辦公室采訪,大有身置山水之間的感覺。辦公室內有一棵樹,裝修時沒舍得動,眼下還長出新鮮的綠葉。申經理告訴記者,他家目前的裝修,在總體上追求歐美原始森林的感覺,拉絲木合圍的立體感,好像讓你呼吸到原始森林的空氣……
記者還到市區泰和人家、城南公館等小區參觀園藝部的杰作,都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回歸自然的追求。
采訪結束時,更多的感悟還是求生存的思路:郵電,因為傳遞慢,快遞應運而生,民航,因短距離航線競爭力不強,高鐵應運而生,營口深南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園藝部能在經濟的 “夾縫”里抓住機遇, 應運而生。這不能不讓人信服: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思考致富,永遠屬于求索之心不泯的智者。
圖一為城南公館園藝部辦公室。其余均為圖藝部在市區錦聯·經典名郡、泰和人家、城南公館小區的私宅庭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