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營口市委市政府決定修復遼河老街起,營口人就非常高興的期望著早日修復開街。歷經三年多的時間,投資了幾億元,遼河老街的一期改造工程宣告完成。然而,每當提起今天的老街每當再去看望修復的老街,都會使人們感到遼河老街亟待需要保護與改進完善。
一、保護老街特色風貌,不要再搞房地產開發。
營口人稱遼河老街為“西大街”。它東起平安路,西至得勝路,長約1.3公里。這條老街是依遼河河道的走勢而建的。這條大街有近300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北方“露天的百年商埠博物館”,它是這座城市的發祥地,也曾是營口政治、經濟、文化和海運的中心。 為了還原遼河老街的歷史風貌、展示城市的發展根脈、延續老街商業的發展,2008年,營口市啟動了遼河老街保護性改造工程。
然而,遼河老街一期改造工程最讓營口人難以理解的是,在老街東起點入口處搞起了房地產開發,建了一個高檔住宅小區名為“中源國際”、宣稱為空前絕后的寶地,擋住了遼河老街的歷史風貌,使老街的大門幾經設計無法體現出其近300年的特色。
圖為老街入口處新建商品房住宅
遼河老街二期改造工程即將啟動,雖然還沒有看到建筑物,但從面世的效果圖看到老街北側臨河一帶已經規劃出新建筑、而且現場已經圍欄起來。
圖為效果圖
圖為新建筑用地
背靠遼河的地理優勢是遼河老街的特色,既然我們已經使老街與遼河貼身背靠就不要在其背后的北側再搞房地產,一定要讓老街與遼河連通、使游人直接步入遼河岸邊,使老街真正成為“遼河老街”。
二、遼河老街的經營格局需要百花齊放
隨著一期工程的竣工,營口文化名人館、雷鋒文化博物館、非物質遺產陳氏面塑館已經相繼接納游客,但是我們應當理性的看到老街現在還很冷落,需要在經營布局上完善乃至改進,要思考多種經營內容并舉。
圖為修復閑置的建筑
據史料記載,清雍正四年(1726年)營口修建天后行宮時,遼河老街就是客商云集,店鋪林立的繁華街市。到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營口正式開港,作為東北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國內富商咸集于此,西方各國商人紛至沓來,老街上華洋同處,中外并陳,商號林立,貿易聚興,成為近代東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
既然我們要恢復老街的昔日繁榮,使營口走向世界,就不能狹義的理解老街文化去布置文化產業。能否借鑒外地的一些成功經驗,如北京的大柵欄、長沙的太平街等等,使遼河老街建成廣義上的文化經濟名街,即文化產業、百貨商業、民俗商品、復古商品、平民購物等一并發展起來。實現百花齊放,促進遼河老街的快速發展。
上一篇:營口論壇網站名稱維權公告
下一篇:多措并舉 解決營口市住宅小區停車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