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焦點網(wǎng)談”)營口:三次邂逅丹頂鶴
圖文/王學東
曾幾何時,在遼河口營口市的永遠角和西炮臺遺址以南,荒野廣闊,蘆葦叢生 ,沼澤片片,路徑崎嶇,人煙罕至。因為這里漫連著遼河灘涂,每逢春夏秋三季,紅灘鳥浪,鶯歌鶴舞卻是常常可見,但是能飽眼福的大多是漁民。普遍市民對這里艱難的環(huán)境望而卻步。又曾幾何時,由于經(jīng)濟開發(fā)城建擴張,營口市區(qū)的得勝路以西競有十八條大街通到遼海岸邊。原來“禿露反帳”的荒地被分割成了”捋順條揚”的條條框框,加上水質(zhì)污染,人類活動,使得一些鳥類被迫離開,丹頂鶴也沒了蹤影。如今,由于營口市政府加大了遼河水域的綜合治理和岸畔風光帶建設(shè),許多珍貴的鳥類又飛回來了,也包括長壽可達六十歲,以魚蝦等水生物甚至植物種子等等雜食為生的丹頂鶴。
(一)去年春天,為了一睹丹頂鶴那高貴莊重的風彩,在三月二十六日那天,我在遼河特大橋以西向南拐彎處如愿以償?shù)乜吹搅艘恢坏ろ旡Q。
初見丹頂鶴
夢縈濕地闊蘆黃,
心寄星河覽故鄉(xiāng)。
幸遇野生仙子鶴,
逢君春水戀情郎。
兒時歷閱群歡舞,
老至才知獨傲狂。
接代傳宗頻祝愿,
擴充家族樂無疆。
(二)當時,在現(xiàn)場拍攝的影友們紛紛議論:丹頂鶴出來應該是成雙成對的,今天怎么會獨往獨來呢?該不是因為雌鶴做月子了吧!嘿,真的猜到了,果不其然,當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還是在老地方,我第二次看見了丹頂鶴。這一次它們變成了四只,體型一般大小,分不出誰老誰少,顯然是一雙父母帶著兩個孩子。瞧這一家子:
又見丹頂鶴
寒風盡管刮如刀,
難破禽披厚羽毛。
兩代鶴生歌世態(tài),
一方人攝誦詩騷。
眼跟焦距前邊走,
鏡捉銀光近處翱。
看這闔家歡聚悅,
心同河海滾波濤。
(三)時間到了2024年,寒冬臘月里,丹頂鶴一家現(xiàn)在過得咋樣了?帶著這個問題,我在今年的一月十三日下午閑游到西炮臺北面的潮溝排泄口,從這里向西邊遼河冰面上望去又一次發(fā)現(xiàn)了那四只丹頂鶴。于是我和其它的攝影愛好者一起踏著冰雪一哧一滑地悄悄接近丹頂鶴,拍攝了許多視頻和照片。
三見丹頂鶴
遼河三九朔風天,
野鶴齊家自泰然。
猶有魚尋臨水立,
似無岸佇踏冰偏。
引來攝影人隨后,
拍得神蹤者逐先。
身白頂紅群矚目,
雪濤落日彩霞連。
供稿作者:王學東,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chuàng)發(fā)布:營口之窗官網(wǎng)
更多信息,請關(guān)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wǎng)天下
版權(quán)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nèi)容,轉(zhuǎn)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營口:一場大雪后,市井市民的真相(紀實網(wǎng)談)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