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打好這場沒有硝煙卻有生死的抗“疫”戰,營口市西市區濱海街道辦事處麗湖社區的全體工作者放棄休假,毅然成立了一支“娘子軍”隊伍。她們迎難而上、沖鋒在前,與時間賽跑,和疫情決戰,緊盯重點監控對象、周密安排部署、堅持細致排查、嚴格值班管控,以堅定的信念和大無畏的精神,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鋼鐵銅墻”。
她們有著不同的身份,有的是新婚備孕的妻子;有的是90后的小妹妹、父母手心的寶貝女兒;有的是月工資僅1千元左右的工作者;有的是母親身患重病頻頻住院卻不能在床前盡孝的女兒……她們本平凡如我,卻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疫情防控的重擔,如戰士穿上鎧甲,“拋家棄子”、忘我地在戰“疫”中奉獻著。此時此刻,她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逆行人”!
面對返工大潮,尤其新海佳苑小區作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小區總戶數2323戶,租住人員涉及96家企業。返程務工人員的疫情防控、及時返崗及保障企業正常開復工多項工作相疊加,這無疑讓僅有六名女性社區工作者的麗湖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雪上加霜。面對千家萬戶、千難萬險,麗湖社區的六名工作者逆勢而行,用雙手撐起保衛轄區居民的“守護傘”,無畏無懼,勇敢向前。
她們是心有牽掛
依然初心不改的排查兵
為了更好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們把家“拋”下了,和孩子隔離、和家人隔離,恨不得每天都住在社區。她們協調聚力,尋求信息,筑牢小區安全網。麗湖社區黨支部攜手濱海街道辦事處黨員先鋒隊和沿海產業基地黨員突擊隊、片區民警、物業公司等在新海佳苑小區門口設立卡點管控,嚴格實行實名制一人一卡制度,嚴禁車輛和外來人員進入小區;對小區內人員進行登記入冊,詳細填寫返營人員的聯系方式、出發地和途徑地、交通工具及航班車次等重點信息;鑒于租住小區的返程務工人員絕大部分屬于忠旺鋁材有限公司,她們又主動上門聯系企業,尋求外地返營職工名單,并根據企業提供的人員名單,每天逐一進行電話回訪,詳細掌握返企職工出行軌跡和身體狀況。白天認真做好每名返企職工電話回訪信息登記,下班后還要把社區整體的疫情防控各類信息梳理匯總并形成臺賬,經常加班到凌晨以后。
她們是明知危險
依然挺身而出的戰士
為了堅決落實“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她們每天冒著未知的風險嚴守麗湖“北大門”,嚴防嚴控,細化措施,徹底阻斷傳染源。目前,租住在新海佳苑小區的外地返營職工及其家屬已有千余人,為嚴格執行外地返營人員居家自行隔離14天的要求。麗湖社區派專人負責小區卡點值守登記工作,天不亮,她們就已裝備齊全,穿戴好防護衣等防護用品,站在了小區門前。為了防止隔離期內的返營務工人員出入小區,她們采取為小區居民辦理出入卡的方式,在出入卡上登記隔離日期并蓋章確認,在出入小區時,卡點值守人員要同時核對出入卡上的信息和本人身份證信息一致,才允許出入小區。由于社區工作人員有限,輪崗次數少,她們經常在寒風暴雪中連續值守五六個小時。雖然夜幕已經來臨,手腳凍僵了、眉毛上霜了,但她們在卡點站立的身影依舊挺拔。
她們是心知代價
依然不計付出的宣傳員
大“疫”面前,當宅成了貢獻,她們卻日行萬步,走進千家萬戶,走進民心。為了做到轄區居民“人人知疫、人人防疫”,她們強化宣傳,跟進服務,線上線下齊工作。在小區居民樓逐家逐戶張貼疫情防控宣傳知識,電梯出了故障,就一層層爬上十八層。到當前卡點值守,對進出小區的居民進行個人防護宣講,提醒居民防疫注意事項,疏導心理壓力。她們常常一天下來連口水都顧不上喝,現在大家的嗓子基本都啞了,但換來了包括外地務工人員在內的所有居民的理解和配合,穩控了居民的緊張情緒,逐漸形成整個小區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為保障隔離期的企業職工家庭的基本生活,她們還積極協調聯系周邊超市、便利店等進行配送生活物資,同時又協助小區物業每天按時對居民樓道、電梯間、垃圾桶等處進行環境消殺。每天超負荷工作的社區同志即使再晚回到家,只要看到微信群里企業職工或小區居民提出的各種困難問題、咨詢疑問,她們都會第一時間認真一一答復,并在第二天及時幫助解決。
麗湖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個日日夜夜,且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繼續。她們憑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勇氣、親民愛民的熱情,每天早上腳踩晨霜,晚上身披星光,身影遍布在轄區的每一處角落。“5+2”、“白加黑”的高強度、超負荷的工作雖讓她們覺得身心疲憊,但在她們沒有一人退縮,沒有一人掉隊,默默地守護著小區企業職工及家屬的安全。她們如螢蟲一般,為了包括外地返營務工人員在內的所有轄區居民身體健康,為了企業能夠早日有序的復產復工,默默地散發著自己微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