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百姓說事”)一粒米愛心公益團隊烈士紀念日活動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遼港集團一粒米愛心公益團隊自發(fā)組織起來,去營口市楊運烈士陵園進行祭奠活動。
這一活動,團隊已經(jīng)堅持了十年。雖然中間有間歇,但是大家每每想起還是要去灑掃,敬獻花籃。不為什么!就是為了紀念和不能忘卻!
一
公祭
周軍作品
我不想
給你們燒那些冥幣
它代表不了我的心意
我不想
去談論你們的功績
它早已寫進我的記憶
我不想
讓歷史沒有了痕跡
它應該被鐫刻在心里
于是
在每一個烈士紀念日
在金秋收獲的節(jié)氣
我把心中的英雄們一一想起
歷史不會忘記
祖國不會忘記
就讓豐收的喜悅
就讓含淚欲滴的細雨
給他們一個不能忘卻的紀念
給他們一個公祭
二
信仰—紀念楊運烈士
周軍作品
每一次路過回龍山
都會去山上短坐
沒有刻意尋找
只是回望一個堅守者
探訪他當年的走過
二十三歲的年紀
從膠東來到“白區(qū)”開拓
在泥腿子中宣傳共和
在理想的荒原上普及馬列
在生死的考驗前選擇
在熱愛的土地上化成江河
是什么讓你如此堅定
是什么讓你奉獻舍得
是什么讓你敢于放下
是什么讓你淡泊活著
聽著你的故事
嗅著你的熱血
循著你的足跡
想著你的拼搏
我找到了答案
找到了燎原之火
走近你的身邊
明白了多年的困惑
人生不能缺少的
正是信仰的堅定執(zhí)著
楊運(1924—1947),原名楊萬宏,河南省人。1945年從膠東軍區(qū)轉入遼寧蓋平縣(今蓋州市)任熊岳區(qū)區(qū)長。1946年10月,我軍戰(zhàn)略轉移,他留在原地開展游擊戰(zhàn)爭,同年11月被國民黨緝捕,1947年1月在七道河被害年僅二十三歲。 建國后,將楊運犧牲地命名為楊運鄉(xiāng)并建立紀念碑。
供稿作者:周軍,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chuàng)發(fā)布:營口之窗官網(wǎng)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wǎng)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nèi)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