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一事一議”)調侃笨字的內涵和外延(雜文)
從政30幾年,大多替別人捉筆,想說的,不想說的,都流入筆端,以后翻翻舊作,先是有些愧疚,偶爾也略有負罪之感。
近來到了告老還鄉的年齡,我對此持順其自然的態度,因此表現的淡定。在家覺得無聊的時候,也有舞文弄墨之舉,以此打發時間。因想寫寫自己的東西,說些真話,為祖上多積些陰德,有時竟忘了那時的“王法”了。
但幾次提筆都不盡如意,畢竟那時的東西殘留的多,且根深蒂固,還是小有顧忌。于是,想起了古人的遺訓“酒后吐真言,”權當是一劑靈丹妙藥,喝上幾盅再說,這真是一舉兩得的高招??!即吐了真言,又有了退身步,妙哉!其實,真理一定是真話,真話未必是真理,所以勸君對我的話不可不信,否則白瞎了我一番心思,又不可全信,況且還有“酒后失言”之說呢。
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發展,帶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了人們快節奏的思維。以此,也推動了方方面面的變化,尤其快速,快捷之類的名詞尤其受到大多商家的極力推崇。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推動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這應該是無可非議的。
尤其在網絡層面上,在圍繞快字做的文章更多,盡管有些荒唐,但很適用。例如這些年,在網絡上出現頻率最高的所謂網絡語言,什么“歐了”什么“耶”什么“奧特了”等等不勝枚舉,但這些話不管拿到中文還是英文,都是不倫不類的,但它卻變成了約定俗成的被大多人接受的,而且又能運用自如的“網絡語言”。也正是它適應了這個快節奏的社會。
其實,兜了個大圈子我想說一下笨字,就這個字的內涵而言大多是針對人而言,是說一個人不聰明,智力差,也有愚蠢之意。因而,由此派生出什么“笨豬,”“笨熊”,笨蛋等等。例如對那些手不巧的稱之笨手笨腳,對表達力不強的稱之拙嘴笨舌,等等,最終,總算找到了一句讓人安慰的話“笨鳥先飛”,其實這不過是中性稍強一點的詞。盡管如此,些許給那些笨人一些安慰吧。好像這是國人的一些通病,要么把你抬到天上,要么把你打入18層地獄。一個笨字遭受了這樣的不公正待遇,這不是一件小事,這要害死人的。
你難道不信嗎?一位師傅恨鐵不成鋼訓斥徒弟,一句“笨蛋,”竟讓師徒一下撕破臉;一些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看到孩子不爭氣,學習成績差,脫口一句,“笨蛋”竟能造成孩子離家出走,有的跳樓,有的服毒,甚至還出現集體投河的事件,這在銀屏,報端還少見嗎?一個笨字好生得了,竟有如此大的殺傷力!
是字的罪過嗎?如果是這樣,可給文字的改革家們出了天大的難題,一定讓他們又得寢食不安了。這些科班出身的名人,一向做事循規蹈矩,是越不了半步雷池的,他們既要考慮廣大人民的利益,更要顧及法律的嚴肅性。等待他們下了決心,那將是“猴年馬月,”所以對他們的期待最好作罷。
不過,近來所見,讓我眼前一亮,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主要是那一直讓我困擾的笨字,有了希望,將從始拉開笨字生命的嶄新一頁,那賦予它的新解和外延,無疑對兒童的生命起到了保護作用,對創建和諧社會將大有裨益的。
我雖然不知道這位倡導者的姓名,但就他的默默無聞,干做無名英雄的精神已讓我敬佩不已了。尤其我欽佩他的戰略眼光,大概是對人權的尊重吧,他首先在動物身上做文字,這就是所說的抓試點,然后一點帶面吧。這是何等的高明啊!
于是乎,什么“笨雞”,“笨豬”“笨狗”“笨蛋”等等,應運而生。這里的笨字的含義是,生長期長,味道純正,不含添加劑,喂天然綠色的食料,有利于人的健康。這樣的食品盡管價高很多,也深受消費者歡迎。這時,你覺得笨字不是很可愛么,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就此變得對那個笨字感到親近些。但,相對應的那些肉禽卻讓人望而生畏了。因為圖快,用了“添加劑”和“生長素”配置的食料,便有了化學有害的東西涉入,使人吃了容易很快發胖,由此引發了心血管病,直接危及生命,甚至孩子喝了那些吃了有添加劑食料的牛產的奶,得了軟骨病,成了大頭娃,有的不到十歲的孩子竟有了成年人的特征。這還不夠嗎?由此看來,表現出精明的快未必好,表現為笨的慢未必就不好。我也不倡導“因噎廢食。”其實任何東西都有兩重性,我沒有理由否定任何一方。只想將其去弊存利,去不斷完善,這才是積極的態度。
以上所言,笨的外延也有慢的意識,那么就順著這個外延說下去。在當今快節奏的年代里,人的頭腦或多或少有些發熱,因此大有必要潑些冷水,在一些領域倡導一些笨,或慢的思想。
例如:司機,你絕對不能在他耳旁吹著快的風,要時常勸他安全第一,“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其實,有多少司機就為了搶那幾秒,為了一個快字,發生車禍,造成車毀人亡,給家庭,帶來痛苦,給社會帶來悲劇和不安定因素,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這時,一個慢字是多么珍貴呀!
又如:一個家庭的和睦,更離不開一個慢字。如果夫妻有一方心情不好時,對你說了氣話,甚至對你有了傷害,這時就需要你慢半拍,要冷靜下來,多想想利弊關系,這樣你才能“化干戈為玉帛”維護了家庭的和睦。相反,遇到一方來火了,你立刻回擊,這就是火上澆油,其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這應了一句話叫做“沖動是魔鬼,”這話一點不過分,難道因此夫妻離婚的還少么?有的因此甚至出了人命,這樣的事還少嗎?在這些問題上,難道不需要笨一些慢一些么?
再如,當一個人掌握了一定的權力,有不義之財就擺在他們面前時,更需要他們要笨要慢,留有時間去認真考慮這錢該不該拿。對此,表現快的應首推早年的“劉青山”和“張子善。”他們行動之早,動作之快,理應歸為我們黨內貪者之元老。他們自以為聰明,在人們對錢的認識還有些模糊的時候,就知道錢好花,而且到處伸手,數額之大。最終卻丟了卿卿性命。而現代的有些高官們,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被沖昏了頭腦,私欲膨脹,他們深知錢能通神,錢能買官,金錢高于一切。這些人堪稱撈錢的世外高人,他們來者不拒,多多益善,就是他們所謂的聰明,到頭來“聰明反被聰明誤。”而陳毅元帥,在金錢面前表現的就笨得很。面對金錢的誘惑他先想到的是人民,并立下警示之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正是在金錢面前的那種笨的品質,讓陳毅元帥在人們心目中永遠是一座偉大的豐碑!由此表明,有時人做事,就是一念之差,這時的笨、慢,讓人有了權衡利弊和思考的時間,就有可能避免那牢獄之災。
還要說嗎?這就夠了,到此,大多人們對那笨字一定不會再忌諱了。也可能是借了動物的光吧?我想,由此帶來的災難也該結束了,如果真的這樣,我將謝天謝地了。
其實,我也并非“杞人憂天,”只是對國人那震耳欲聾且單調的喊快聲有些擔心,唯恐顧此失彼,冷漠了那其實很可愛的笨字。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李同雁,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轉發:營口市鲅魚圈區新興街十七號樓居民求助信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