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福正, 遼寧省大石橋市金屯村人。15年前,我交通肇事欠下了外債。為了還債,父親張鳳畢變賣了全部家產,帶著全家搬到了荒山上,種樹、養雞、放羊,開始重建家庭。
父親說:“我們造了孽,賠償人家經濟損失,心里能好受一些”
1996年8月3日中午,大雨。我正開著出租車從海城回大石橋。路過金錢嶺的時候,正前方突然躥出一輛自行車,他嚇了一跳,猛地向左一打輪,正好和一輛三輪車迎面撞上了……
父親聞訊后跌跌撞撞地趕到醫院,看著一邊是頭纏繃帶、躺在床上的我;另一邊是一家四口三死一傷。走廊里,黑壓壓的站著三四十位死傷者的親屬,頓時覺得天塌了。
法院的判決下來了:我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賠償經濟損失12.9萬元。12.9萬元!我家一年收入不過萬元,可父親什么都沒說,只是要求法院能夠寬限一個月。 法院判下來的那些天,父親把親戚朋友借了個遍,并變賣了家里的出租車、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還差4萬元,一狠心:賣房子!到規定期限的前一天,父親賠給受害人整整13萬元,比法院判決的多1000元。
入獄后不久,父母帶著弟弟妹妹上了山。當時我家在迷鎮山腳下承包了80畝荒山,我的家人們為了還債不得不上山種樹、養羊。出獄的那天,當我看到四口人住著一間縫隙能伸進手指頭的土房,房子窗戶上蒙著塑料布,弟弟妹妹腦袋頂腦袋圍著蠟燭寫作業時,一下子淚從悲來。我說是我毀了一家人的幸福,但父親說:“我們造了孽,就該賠償人家,這樣心里才能好受點!”
我的債成為父親的一塊心病,直到父親去世的時候,父親仍拉著我的手在手心里寫到:樹要成林、人要成才、債要還清!
妻子說:“選擇你是因為我相信你,以后我們一起還債!”
我和妻子于金娥的相識是在醫院的病床上。當年肇事后,我是肇事者,而妻子是另一起肇事的受害者。我躺在病床上看著父親傾家蕩產給受害者張羅錢心急如焚,而身為受害者的妻子卻因為另一位肇事者的不管不問而心如冰窖。相同的境遇不同的結果,讓妻子對我格外的上心,當初我在病床上因為憂愁債務寫下的十幾個怎么辦的紙條,被有心的妻子悄悄的收藏起來成為我們最初的愛情信物。
出獄后,我在市場幫人炒栗子。一天,有位女孩子問我栗子多錢一斤?我當時正在炒制栗子,頭也沒抬的告訴她價格。過一會卻發現這女孩子沒走,抬起頭一看是于金娥,之后我們就聊了起來。想起當初的邂逅,我不由的感嘆這個世界真的很小。婚后,妻子才告訴我,自從我入獄后她就一直留意我的消息,從來沒有間斷過。
幾天后,因為市場清理擺攤的攤販,老板叫我搬到一處民房內炒栗子與于金娥失去了聯系。沒想到路過村委會的二弟卻意外的捎來于金娥寫給我的信,信中于金娥約我見面談談。臨行前父親囑咐我,一定要把家里的情況和人家說清楚。見面后,我反復向她解釋自己出獄后的困境,但她只是笑瞇瞇的看著我說:“我愿意!”
妻子自從跟了我吃了不少苦,我們的婚禮是在交警隊的食堂舉辦的。婚禮那天,幾個朋友為我出了迎親車隊,交警隊為我們提供了柴米油鹽,新房則在妻子親屬家的閣樓里。一切都顯得那么寒酸,甚至連家里給的5000元彩禮錢都被妻子帶了回來,婚后第一天她就和我一起將婚禮收的份子錢去各家還債。這么些年來,妻子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甚至只有過年才能吃上一頓肉,從未有過半句埋怨。結婚那天晚上,我問她為什么會選擇我。她說:“選擇你是因為我相信你,以后我們一起還債!”
妹妹說:“等債還清了,我再結婚!”
我入獄的時候,弟弟張福帥10歲、妹妹張雪才9歲。兩個本應享受快樂童年的孩子卻因為我的過失,過早的承受了生活的苦難。
我家的條件本來挺好,冰箱、彩電啥都有。可是從那個事件以后,全沒了。搬家的那天弟弟張福帥死死抱住自己的玩具變形金剛,一步一回頭,哭著走出了老院子。妹妹則沒有了昔日的玩伴找她玩耍,經常抱著小狗躲在門后, 看著爸媽一遍又一遍地向要債人表達謝意和歉意。
搬到了山上,父親一口氣種了1000多棵樹,每天往返三四十趟,下山拉水澆樹,本指望等樹長大后還債,可是山上全是石頭,樹苗陸陸續續都枯死了,養的羊和雞也不知什么原因陸續死掉,全家人的希望一下子破滅了。
“那年春節,我記得特別清楚。山下,萬家燈火,鞭炮齊鳴;山上,一片漆黑,鴉雀無聲。爸爸用五塊錢買了2斤榨肥肉剩下的油梭,才算包了一頓餃子,一家人邊吃邊掉眼淚。” 張雪和我說這些的時候一邊說一邊掉眼淚。因為要還債,16歲的張福帥幫人“打更”,修摩托車。第一個月,掙了300元錢。當他把錢遞給父親時,父親淚流滿面,仰天長嘆:“我把我兒的前途毀了。” 我知道是因為我的事情,讓我們一家人的人生徹底地改變了。直到張福帥受到了營口奇虹藝術中學校長戚弘的資助,讓他重返校園學費全免;妹妹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并且獲得全額獎學金完成學業,我心理的愧疚感才減輕一些。
張雪大學畢業后應聘到盛京銀行鲅魚圈支行工作。為了幫我還債,弟弟放寒假就到畫室實習打工,時值花信年華的妹妹平時舍不得買衣服和化妝品。今年過年,張雪拿回來公司發的福利,這么些年全家人過年第一次吃到了魚和蝦。我曾勸妹妹考慮個人的問題,但妹妹說:“等債還清了,我再結婚!”
張福正:“我欠的是一筆良心債”
我家現在還欠外債十萬多元。當初家里借錢不過四萬多元,但隨著這些年買樹苗、買雞雛、飼料、供弟妹上學、家人的生活費用,只能不斷的借錢生活。欠的錢越來越多,最多時達到三十五萬多元。我家的故事被媒體發現并播出后,立刻感動了營口,市民紛紛解囊相助。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專門以父親的名字為名,設立了張鳳畢誠信基金,用這些愛心捐款,購買了3000株優質南果梨樹苗,讓張鳳畢種樹還債。
2004年4月10日,我家承包的80畝荒山上,到處是旗子,到處是人。1000多名市民、中小學生、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公安交警,拿著鐵鍬、水桶,到這兒挖坑、擔水、種樹,民革遼寧省委員會專門還為我家打了一眼64米深的井。父親說,這是我們家出事以后最快樂的一天。為弘揚父親和家人的誠信之舉,人們在林子邊立了一塊碑,上刻三個遒勁的大字:“誠信林”。得知我們家住的條件不好,在文明辦的倡導下,市民們紛紛捐助,6間大瓦房拔地而起。然而,父親因為得了食道癌只在這幢寬敞的大房子里住了一個晚上,便撒手而去。出殯那天,有近1000人為父親含淚送行。
我知道父親臨走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我們能不能還清債務。我在父親葬禮上跪著承諾:“當年我父親借的債,我都認。”也許是我們的誠信和堅持,感動了那些手持借條的債權人。這些年沒有人上門討債,但我知道我們欠的是一筆“良心債”。欠的錢能還清,欠的情何時能還?
父親的山東老鄉陳九印,在他最困難的時候,賒給他30只羊,現在連提也不提;營口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康福洲這些年數次想盡辦法幫助我們家渡過難關;時任營口市中心醫院工會專職委員楊成光和時任營口市交警支隊宣傳科長李福通過手中的攝像機向全社會呼吁,引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民革遼寧省直工委二支部的同志年年來為我們解決困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好心人還送給我一輛車,原營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孟凡利,原大石橋市委書記董建國親自幫助張福正辦了出租營運手續;我是一個罪人,也沒給國家作出貢獻,接受各界愛心,我受之有愧啊!
如今,“誠信林”已郁郁蔥蔥,我們也長大成人,回想起這么多年我們一家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我感恩我的父親,您傳給我們的誠信家風讓我們終身受用不盡。我感恩這個社會、感恩黨的好干部幫助我們家度過了艱苦的歲月,我們一定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信守承諾的人生必答題。
上一篇:楊林,塑造百年老字號成就一代新名人
下一篇:奕正德厚生,豐臻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