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我市受第10號臺風“達維”影響連續的強降雨造成27個鄉鎮、辦事處洪災侵襲。房屋倒塌,河道沖毀,良田被淹……在這緊急時刻,我市服務業局緊急啟動救災物資保障應急預案。局長張運福同志親臨一線,組織籌集救災物資,在第一時間內將抗洪救災食品、物資送到災區,保證了救災需要。
近日,幾次通過電話預約蓋州市服務業局局長張運福同志,都事因身在受災區一線,組織調撥救災食品、物資發放,工作繁忙,采訪不得其果。
8月15日,筆者一行三人走進蓋州市服務業局了解到在今年我市抗洪救災中,市服務業局負責我市抗洪救災食品物資供應工作。在肯定應急食品物資采購與供應重要性的同時,如何進一步完善我市應急食品物資的采購與供應機制是值得我們思索的話題。我市服務業局全體黨員干部抗洪救災中“舍小家、為大家”,哪里有危險就沖向哪里,哪里需要就堅守在哪里。他們忠于職守,以“運籌決策顯大義,真情譜寫愛民曲”,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譜寫了一曲曲責任與忠誠的贊歌。
――題 記
8月3日晚,持續不斷的降雨但誰也沒有想到,一場二百年不遇的強降雨會來得如此突然、如此迅猛!
此時,市委常委、紀檢委書記王昕和市服務業局局長張運福包點在東城辦事處抓防汛工作……
災情發生后,張運福局長一直沒有休息,緊急調撥抗洪救災物資。當晚,全局的機關干部,不管是男的、女的,還有老同志,一共30多人齊心上陣,共同參與調撥物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安排,要把救災物資備齊,儲備救災物資十三項,主要是食品。鐵線、木材、木桿等各項救災物資都是提前到各個經營點事先訂好的,同時備好運送車輛,一旦災情發生,立即調運到救災現場投入使用。按照防汛指揮部的要求,運到各個受災區域。
張運福局長說:“全局上下24小時待命,只要有需要、有要求,立即調運,絕不耽擱”。
市服務業局在今年入汛前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抗洪救災有關會議文件的要求,建立了組織機構和值班值宿制度,制定了應急預案;為進一步做好抗洪救災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工作,保障抗災和人民群眾生活需要,采取了以下積極有效的措施,確保全市抗洪救災食品等物資的市場供應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汛期值班值宿制度。局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防汛救災市場供應工作領導小組,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加強值班,確保抗洪救災市場供應穩定。
二是積極籌備,落實抗洪救災物資。加強了與超市、市場、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的聯系與溝通,落實市政府防汛所需飲用水、方便面、鐵線、木材等物資。
三是摸清貨源,做好應急供應工作。組織人員對市內大米、礦泉水、方便面、餅干、面包等生活必需品進行了全面摸底,保證災情發生時能夠調得動,用得上。同時,對我市可供抗洪救災商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庫存、生產原料進行調查。
四是加強市場監測,啟動生活必需品日報制度。為保證生活必需品市場穩定,加強了汛期全市糧、油、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工作,增加監測密度及頻次,及時掌握生活必需品和應急救災物資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
自8月3日災情發生,張運福就沒有回過家,沒有好好的休息過,一邊要蹲點抗災,一邊還要調運救災物資。
8月4日凌晨1點多鐘,大水漲勢迅猛,東城辦事處防洪指揮部由東城辦事處挪至路東社區,這時候,水深達到1.5米,什么車都無法行駛,東城辦事處準備充分,早已備好了沖鋒舟,得以安全轉移,往來十多趟輸送轉移群眾,使得全部百姓安全轉移。中間在轉移權重的時候,暖泉鎮的領導打來電話,說張大寨交界處的一座橋有裂縫,請求支援一起堵住加固橋體,李勇立即親臨現場幫助解決,當李勇守候在橋面,看守禁止百姓通過,當最后撤離時,橋面突然崩塌。據了解,這座橋在去年經過加固,可還是塌掉了,如果當時沒有及時趕到,有的車輛或者百姓經過,那后果不堪設想,死傷是在所難免的。
城區發生內澇災區,需要調撥物資,局里人員積極行動,但是由于交通崗周邊的洪水深不可測,很難過去,局里的工作人員想盡辦法也要應時運送物資,顧不上水涼、水深,很多同事都是趟著水送物資,尤其是局里的女同志,大家都沒有任何怨言,這個時候表現出了黨員干部的高尚品德。
在8月5日,當時還沒運進來大米,食物還不是很充足,服務業局自己組織一批面包和礦泉水等食物,機關干部親自用兩臺大車運到榜式堡鎮和高屯鎮。此時,遭受洪水侵襲較為嚴重的西海辦事處告急,急需食品和物資,局里立即備好5臺大車,裝上面包、水還有香腸等食物,由機關人員親自運送,冒著被洪水吞沒的危險向西海進發,途中遇到大水,其中有三臺車輛陷進水里,無法前行。幸好遇到一位送貨的好心司機,用他的車往返六趟把三臺運送物資的車輛拖拽上來,及時為西海的受災百姓送去了食物,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安定了民心。
在這次抗洪救災中,服務業局的幾位老同志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給大家做了榜樣,今年58歲的王力家里房子被淹了,仍然堅持在抗洪救災的第一線,從不喊苦,也沒有怨言;今年60歲的張福利,在9月份就要面臨退休,可是還要堅持奮斗在一線,誓不退崗;還有梁明興和朱宇權,都做過大手術,在關鍵時刻,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默默奉獻……全局還有5位同志自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水淹,他們依然顧全大局,“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在抗洪救災的戰斗中。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應該做的,作為后勤補給部門,主要的任務就是能把救災急需物資調進來,更能把物資緊急撥出去,送到遭災的老百姓手中,解決他們當下的困難,還要能管理好物資的發放,使救災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從8月3日至10日,全局上下沒有回過一次家,沒有好好休息過一晚,堅強的守在抗洪救災的第一線。
筆者問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能夠在大災面前出色的完成食品采購和供應工作,得益于上級領導的果斷決策和應急預案的有效實施?
張運福局長說:一是,建立救災應急食品等物資采購與供應預案。當面臨災情及災情發生后,一個好的應急預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及時有效的控制局面。應急預案應包括制定嚴格明細的食品等物資采購標準、品種、規格、數量、資金保證及有關供貨商家責任;二是,建立組織協調機制。從需求的申請,到應急食品的調撥,再到物資的配送,形成鏈條體系。規范程序。按需求采購后,從提貨---入庫---調撥---配送---發放,按照要求,履行手續、登記造冊,環環相扣;三是要完善市場食品物資供應監測機制。要進一步發揮商業部門“重點流通企業、生活必需品和應急商品監測系統”的作用,為市政府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建立生產商和供應商的食品等物資采購和供應信息網絡,掌握市場主要食品等物資生產商和供應商的庫存資料,確保應急預案及供貨協議有效實施;四是,建立救災食品等物資儲備及資金補助機制。市政府應選擇我市大中型重要民營商品生產及經銷企業建立長效的生豬、蔬菜、食品物資等重要救災必需品儲備制度,以備救災之用。
截至8月15日,全局共接受遼寧省服務業委員會、營口市政府、營口市人大、營口市站前區政府、大連電纜有限公司、遼寧北方土石方等十四家部門、單位捐贈物資,通過調撥、捐助和自籌的救災物資有面包5074箱,香腸5678箱,餅干3709箱,鐵鍬300把,月餅200箱,方便面6659箱,礦泉水21074箱,大米405噸,面粉62噸,豆油10.05噸,榨菜220箱,掛面2.7噸。已經有23個鄉鎮、辦事處得到了緊急救災物資的發放。
張運福局長談起這次抗洪救災的成功在于以市委書記王慶珂為首的“四心合一”領導的果斷指揮、科學決策,彰顯“部署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他深有體會地說:“在大災大難面前,大家就應該團結起來抗拒艱難險阻,重建美好家園,大災過后,作為有良知的公民,尤其作為機關干部更加應該投入到抗災自救中來。此時,考驗一個黨員、干部是否合格,是否真正的能夠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關鍵是看他在危難時刻是否能夠身體力行,一個合格的黨員,一個好干部是在平時能看出來,關鍵時能站出來,危難時能豁出來。”
洪水災情越危急,開展救援刻不容緩。在整個救援食品物資調撥、發放過程中,我市服務業局全體干部職工們表現出了不畏艱難,甘于吃苦,勇于奉獻的大無畏精神,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首“愛民曲”,踐行了“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深刻內涵。
(于學忠 金振煥 陶峰 )
上一篇:蓋州市暖泉鎮鎮長郭洪田
下一篇:金聲玉振譜新曲 柱石之堅寫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