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遼寧省蓋州市果園鄉龍山園村“第一書記”,市供銷聯社行政辦副主任廉玉剛
近日,筆者在果園鄉龍山園村的果園里看到,該村“第一書記”,市供銷聯社行政辦副主任廉玉剛率領數十名黨員干部,自帶勞動工具,或采摘蘋果,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趕來幫忙的村民楊大哥介紹說,聯村聯戶的干部已經為村里聯系調運了拉蘋果進省農博;該村有蘋果樹7000余株,年產蘋果30多萬斤,品種有紅富士、黃元帥等……為了給龍山園村的蘋果做宣傳,使百姓的蘋果能賣上好價錢,作為掛職第一書記的廉玉剛幾番周折,費盡心思……后進村里看變化,辦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惠民。

今年以來,我省選派省、市、縣各級干部擔任基層黨組織的“第一書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帶動后進社區、村莊和企業發展。自3月15日全市召開后進村整頓工作會議后,被市委選派到果園鄉龍山園村的“第一書記”廉玉剛在最短的時間里主動與村干部對接,在最短時間里完成了角色的轉換。到村之后,通過觀察了解和走訪調查,發現導致龍山園村落后的“癥結”是:黨員隊伍薄弱、作用發揮不明顯;村黨務、村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村容村貌差,群眾行路難等問題突出。在果園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廉玉剛深入村中了解情況,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龍山園村地處蓋州市陳屯鎮青龍山南麓半山腰以上的四個山溝里,該村全是山坡地,土地瘠薄,水土嚴重流失,十年九旱,資源潰乏。旱季連吃水都難,需要到4里以外拉水吃。全村48戶,114口人,五名黨員,村里低保困難戶有16戶,全村人均收入2000多元,沒有村部辦公室,辦公只能在村書記家里,該村土地面積1000畝,其中可使用土地500畝,經濟收入主要以果樹為主。
廉玉剛時常帶著組織的關懷、人民的溫暖,為村里的低保戶、特困戶送去春耕化肥、大米、面粉和現金等物資扶貧幫困。他還以個人名義聘請沈陽的農科專家,為龍山園村48戶村民家的土地進行測土施肥,進行肥料效應田間試驗。“像我這把年紀的人,也能聽懂和掌握果園管理技術,現在,從栽苗、嫁接、修剪到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多虧了聯村聯戶的干部!”今年已72歲的孫大爺由衷地感嘆道。
龍山園村黨支部書記王傳余說:“土地就像人一樣,營養也要均衡,如果在種植中能合理施肥,缺啥補啥,才能保證作物單產大幅度提高。”
百年不遇洪災讓蓋州全面受災,果園鄉龍山園村也未能幸免,該村在這次洪災中,葡萄地30畝、果樹300棵、大棚10畝,河道沖毀3公里,損壞村路3公里,田間作業路15公里,房屋倒塌一戶,過水30多戶,小水庫全部毀壞,作為第一書記的廉玉剛,不等不靠立即開展生產自救,從8月5日開始,他便調動兩臺鉤機和一臺翻斗車,帶領30多名村民百姓開始搶修道路,截止8月13日,該村路、電已全部暢通,鄉里送水車每天送水。
龍山園村地處蓋州市陳屯鎮青龍山南麓半山腰以上的四個山溝里,該村全是山坡地,土地瘠薄,水土嚴重流失,在8月3日上午8時,龍山園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 廉玉剛立即趕到村部,看雨情越來越大,向鄉政府匯報情況后,與包村鄉領導組織黨員和群眾將青龍山南麓半山腰以上的四個山溝里48戶村民,共計114人轉移到地勢較高的安全地帶,由于有的群眾不理解,又挨家挨戶通知各戶群眾轉移,可是有的群眾不理解,認為水沒那么大,不愿轉移,在耐心的講解之后群眾仍不理解,廉玉剛說到:“王書記說過,寧可災前聽到老百姓的哭聲,也不災后聽見老百姓的罵聲,如果你要是再不轉移,我就是背、抬、扛,我也要把你轉移走。”當時群眾看見第一書記廉玉剛的舉動大受感動,同意轉移。當看見有的群眾家里飼養著各種牲畜、家禽時候,廉玉剛說到:“這次水情一定很大,你們轉移時候應該將這些牲畜、家禽也一并帶走,如果要是院內進水,那么以后也不會受到損失。”正是這次轉移,使當地村民的牲畜、家禽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在轉移上山的時候,正下著雨,山路很滑,為了保證轉移群眾的安全,廉玉剛在前面探路,雖然廉玉剛是該村的第一書記,走遍了整個村子,但由于暴雨的襲擊,村路沖毀,山路沖毀,所以他根本無法預知山上的情況,但這個時候,他必須帶頭,因為他是第一書記,更是一個黨員,他要為全村114名百姓的生命安全負責,這是他的責任。
當在走到一個山溝時候,腳下一滑,滑到在地上,當時多虧吧把住了山上的一塊石頭,要不然整個人就滾到了山下,但是廉玉剛卻沒有停下腳步,他知道,這個時候,他的一舉一動將會影響到群眾的情緒,他必須咬緊牙根,繼續帶領廣大群眾尋找安全地帶,在一個半山腰處,廉玉剛建立一個安置點,安撫廣大群眾情緒,讓廣大群眾安心待在安置點,不要亂跑,龍山園村村部地勢,之后廉玉剛又在村部建立1個安置點,安撫廣大群眾情緒,有多少次從摔倒,又有多少次爬起來,他已經筋疲力盡,在暴雨中危機四伏,但他依舊顯得那樣堅強。
由于降雨量過大,將龍山園村主干道和鄉村作業路沖毀,電線桿倒了2根,全村斷電,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書記廉玉剛在最短時間與電力協調組織,并與8月5日實現了全村供電。大災過后防大疫,廉玉剛不敢怠慢,積極組織鄉醫進行防疫。村中沒有水,他又聯系鄉政府送水……
該村特困戶馬國力今年44歲、殘疾已尚失勞動能力,與年邁的父母居住在一間半土泥房中,房屋破亂不堪而且漏雨,生活艱難。廉玉剛了解情況后,拿出2000元現金資助修繕房屋,還送去化肥、大米、面粉進行生活幫扶。當把物資和現金交到馬國力年邁的母親于桂芝手里時,老人激動的熱淚盈眶,哽咽地說;“感謝黨、感謝廉書記……”廉玉剛拉著馬國力的手說:“作為一名領導,我不能讓任何一戶群眾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隊。”
確保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帶領老百姓快致富,廉玉剛事必躬親,除了單位的正常工作外,他只要有時間肯定會到村子里去,和黨員干部群眾一起探討、研究發展。在果園鄉黨委及龍山園村黨支部書記王傳余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作為第一書記的廉玉剛工作開展的非常順利。對于下一步工作,廉玉剛表示,他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建設好龍山園村。
“后進村面貌不改變,幫扶工作就不撤退”。問及今年的幫扶打算,廉玉剛胸有成竹地說:“我們要重點抓好村級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村內主干道拓寬維修、老果園改造提質、龍山園村自然災害點隱患治理等十件實事,從各個方面提供技術、資金、信息服務,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的難題,共同發展致富。”
相關熱詞搜索:果園鄉 龍山 第一書記
上一篇:“第一書記”樹新風 精明強干為民情
下一篇:實事求是 鑄就民博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