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的社會變遷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一個精彩的縮影。
“當干部就是要為群眾多造福、動真的、來實的,就是要把自己豁出去,甘愿吃虧、受累,甚至犧牲。”錚錚誓言,擲地有聲,這是張作璽1986年剛當選遼寧省蓋縣(今蓋州市)牌坊店村黨支部書記時的“政治宣言”。26年來,他一直在踐行著自己的承諾。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為了發展。當好一名干部所做的一切都會被人民所銘記,都會被歷史所銘記,只有心系百姓,有所擔當才對得起人民的重托。
觀看十八大心得體會:結合本村實地暢言——肩負歷史使命,共建美好明天!
——題 記

10個責任 重于泰山卻信于人民
責任,簡言之,就是分內應該而且必須做好的事。責任是一種義務,是一種使命,是推動發展的原動力。責任重于泰山,責任二字,飽含著太多的承擔、信任與承諾,習總書記的講話中對其10次提及,將人民與責任緊密聯系起來,可見,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系責任于心中,系人民于心中。
“有責要有為,有為才有位”。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有不同的工作崗位,但無論在哪一個工作崗位上,都肩負著組織重托,承載著群眾厚望。要常思量自己工作崗位的來之不易,常掂量自己肩負的責任之重,以此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愛崗敬業,兢兢業業。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搞新農村建設,不是貼標語,喊口號。還是要從科學發展觀,種植業、養殖業等高效設施農業入手,千方百計給農民帶來實惠。
當上村支書后,張作璽書記首先用三年時間解決了群眾最關心的行路難、賣果難、上學難問題,忍受了不少痛苦和損失,但我為民造福的信念沒有動搖。1989年,他又和群眾一起開始向共同致富的更高目標前進。他們開墾荒山,興修水利,治窮治愚,艱苦創業,用20多年時間完成了全村山水林田路的綜合治理,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滿目錦繡的花果山。接下來,他們開發了農業旅游觀光,創辦了鑫源山莊。到現在,全村人均收入實現13500元,集體固定資產從原來的0發展到現在的4680萬元,集體積累達到3923萬元。
這就是張作璽的智慧——一種廣博知識體系和歷史實踐經驗相得益彰的科學智慧;一種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務實智慧;一種不循舊規、推陳出新的創新智慧;更是一種勇于超前、領先時代的高超智慧!
責任,是讓人民信任。人民是社會的基礎,是力量的源泉,正是有了勤勞、勇敢、智慧的人民,才會使得我們的國家日趨美好而幸福。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是黨一直以來的宗旨和信念,取信于民、服務于民是黨一直以來的堅守和諾言。新一屆的領導集體更需要把責任內化為前進、發展的動力,堅持以民為本,一切從群眾出發,了民情、識民意、保民生,這是責任,更是信任。
習總書記“自豪而不自滿”給我們的啟示
張作璽書記說,我們的領導干部是優秀的干部,但是人一旦在安樂的時候就容易被當前的環境所迷惑,并丟掉自己該做的事情,這樣其實是在漸漸的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丟掉群眾的信任。雖然現在的社會發展了,生活條件大大提高,但是我們干部始終不能忘記“生于憂患”,只有時時刻刻心系百姓才會對得起人民的期待,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擔當了作為一名干部的責任。首要一點,是自覺樹立從政道德,道德生于人的心中,更是能作為判斷是否是一名合格的干部的準則。
責任重于泰山。正如習總書記所強調,這個重大的責任,是對民族的責任,是對人民的責任,是對黨的責任。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牢記肩負的重任和使命,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把思想統一到干事業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實事上,把功夫下到落實上,兢兢業業干好本職工作,不辜負黨的囑托和人民的期待。
“革命成功,盡在民眾”。牌坊店村原本是出了名的難點村,“臟、亂、窮”,班子癱瘓,打架斗毆不斷,垃圾遍地,道路泥濘。20多年來,經過他撲下身子真心帶領群眾硬是把這個昔日又窮又亂的難點村村成為了建成了富庶文明幸福的新農村。
目前,牌坊店村先后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國敬老模范村”等,我個人也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遼寧英模”等稱號,張作璽本人并光榮地當選為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為該村題詞,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還親臨該村看望張作璽和他的鄉親們。
在這么多新的光環下我們似乎感覺我們的工作是無比的光榮,多么的副有成就感。當我們還沒有開始行動的時候,在我們的身后在一站滿了淳樸勤勞的人民在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們。期待領導們能夠讓他們的生活會有所改變,期待會讓他們的腰包鼓起來,期待他們的生活幸福感會更加舒服。
正因如此,誠如俗話所說的,聽鑼聽聲,聽話聽音。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與中外記者見面時所說的“自豪而不自滿”,為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而努力的熾熱情懷溢于言表,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之心激蕩在言語間,讓人聽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特別是他“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的告誡,令人警醒,發人深思。
眾所周知,“滿招損,謙受益”。“我想,要當好村黨支部書記,一要干活兒,二要干凈。干活兒就是勤政,多為老百姓干好事,干實事,為民造福;干凈就是廉政,把自己豁出去,不怕吃虧,不謀私利。只有勤政,群眾才能得到實惠;只有廉政,干部才能在群眾中有威信。革命的道路千萬條,歸根結底就一條——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群眾造福。”張作璽如是說。
從這個意義上說,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自豪而不自滿”,值得所有的黨員干部品味和反思,“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的告誡,值得所有的黨員干部銘記和警醒。越是成績突出,越是貢獻巨大,越是形勢大好,越要保持憂患意識,越要保持清醒頭腦,把基點放到一個全新的起點上,與時俱進,走向美好未來。
肩負歷史使命 共建美好明天
張作璽說:“老百姓得到了實惠,群眾開心了,黨和政府放心了,我也就舒心了,再苦再難也是甜,累死累活也心甘。”
在其位謀其政,履其職盡其責。他時常把黨性高于一切作為自己的最高情操,嚴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守得住清貧,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利于人民的人”,才能時刻彰顯一名黨員干部的優良品行。
在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時,胡錦濤指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主要目標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打鐵要靠自身硬”,“己不正焉能正人”。建設新農村,就好比“打鐵”。張作璽在遼寧省蓋州市打出了一個華西村——牌坊店村。打鐵靠什么?要靠自身硬。要善于從市場經濟的運行中把握機會,提倡科學發展觀,導入高附加值的種養業和加工業。要尊重農民的意愿,發揮農民的創造性,提高生產率。群雁還靠頭雁領,一個好的帶頭人,一個好班子,至關重要。惟其如此,新農村建設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農民的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好。
現在,牌坊店村的成績還不足夸耀,但牌坊店村的實踐在詮釋著新農村建設的方向,寄托著全村百姓的期盼。
張作璽和他們的模范集體,“永無止境”,他們在勇往直前!每一次抉擇,都將拓展一片新天地。迎接他們的將是又一片新天地!
他說:“為群眾造福,是我永遠的追求!”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不變,人民群眾對此也充滿迫切期待。民生問題關乎著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對民生問題的關注,把握住了國家發展的根本。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他們的領導下,中國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新的征程,新的步伐,新的陽光與希望,而永亙不變的是宗旨,是那“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的鏗鏘有力聲音及行動。此刻,我們聽到這樣堅定有力的聲音,是這樣的振奮人心,是這樣的倍受鼓舞,是這樣的信心萬丈。
面對嶄新的一天,面對新的工作要求新的工作任務新的重大部署,我們需要更加提升自身素質,筑牢服務人民群眾的根本思想,提升政府工作的公信力,讓服務人民群眾的權力更加陽光廉潔透明可信,讓服務人民群眾的舉措更加求真務實積極有效,讓我們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更加充分地體現,讓我們國家與民族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高舉旗幟豪邁向前!
相關熱詞搜索:張作璽 肩負 歷史使命
上一篇:鏗金戛玉意深遠 本固枝榮話未來
下一篇:數載臨池終破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