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杰,男,漢族,1967年生,畢業于營口市第二師范學校。現為蓋州市老齡辦副主任。自幼酷愛書法,讀書時曾臨“二王”書帖,在校評展名列前矛。參加工作后,仍堅持學練寫字,以行草為主、楷隸為輔、全面發展造詣很深。他的作品筆墨遒麗、端方和諧,風格俊雅清新,體現了趙杰深厚的書法功底。作品受到蓋州書法屆的好評和贊譽。
趙杰回憶道,記得初中時,每周有一節美術課,美術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每人回家寫一篇毛筆字。從此,趙杰的世界有了“書法”二字,并確信這個詞像一幅春聯一樣吉祥,它將給趙杰帶來好運。

期間,深受營口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孫金龍等人的影響。他的書法獨具匠心,筆力蒼勁,筆畫或流暢行云,深厚中又帶著柔滑,奔放而又不失內斂。有人說,趙杰的字粗豪中能見到藝韻,篆書的遒麗,隸書的厚樸,魏碑的斬截都能一覽無余的體現在他的作品中。“根深方能葉茂,源遠才能流長。”書法好似一棵大樹,篆似根、隸象干、其他書體則象枝、不同風格的作品又似葉。學書之人切不可本末倒置。
現在,他身為蓋州市老齡辦副主任,是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活動的積極分子,趙杰對書法特別熱愛,對于書法,為什么會如此的執著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地步?趙杰向筆者訴說自己與書法的知識,更是滔滔不絕。

“字要橫平豎直,字有字距,行有行距;字的結構要注意‘謙讓’,結構該大就大,該小就小;運筆要剛柔并濟,合理安排。”趙杰練字最重要的是用于自我,平時對自己的板書更是嚴格要求。
俗話說,“書品看人品。”而寫字也像做人一樣,字品看人品。以前是逼迫自己練習寫字,久而久之成為自己的愛好后,寫字就到了一種境界,自覺不自覺都要求學習進步。趙杰說,自己不是很講究紙張和毛筆,一般的宣紙和十幾元一支的毛筆在他看來都能練字,并寫出好字。
“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多年來,蓋州市老年書畫研究會的會員們發揮余熱服務社會、服務群眾。

現在趙杰經常活躍在蓋州市老年書畫研究會的各項活動中,并且在老年活動中認識了很多與他有相同興趣愛好的老前輩;逢年過節,活動現場,老年書法家們現場揮毫潑墨,一幅幅春聯躍然紙上,讓人們大為贊嘆。
對于蓋州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心系災區、奉獻愛心的崇高情懷給予極高評價,張柏、趙增瑞、王峰、李聯仲等許許多多的老前輩,他們熱心公益,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蓋州市老齡辦副主任趙杰說:“蓋州是中國書法之鄉,現在許多老年人要為書畫藝術傳承與普及、為地方文化建設而盡一份力。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學習雷鋒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我們要發揚雷鋒精神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而趙杰自己也樂在其中,書法或許是趙杰的摯友,書法,亦或是趙杰的一種追求,一種信仰。

采訪即將結束時,趙杰在桌子上提筆寫到:“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啊!20多年來,他沉迷書海,一個人如果心底無求無欲,那么在他面前將是“藍天碧海,浩渺無垠。”
誠然,只有清心寡欲,才能經受住歲月的陶洗,才有可能被世人景仰。要知道,知足常樂,無欲則剛。知識經濟時代、和諧健康人生。“每天他都要練字一兩個小時,帶著平和的心態去寫字,修身養性,自我欣賞,若有愛好者就相互交流切磋。”他從開始帶著喜愛的責任感練字,到后來,書法成為了趙杰的興趣愛好,成為表現其心態的載體。
相關熱詞搜索:書法 人生
上一篇:不拿工資的副總裁邱國仁
下一篇:蓋州市環衛戰線上的元老干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