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口說起新疆和田玉棗,就不得不提起萬有街“新疆和田玉棗”的老板——賀新清。這個30多歲的“賣棗女”面色紅潤,聲音細軟醇美,像一枚豐潤的和田玉棗,渾身透著一股江南的溫婉,乍一看完全不像喝遼河水長大的濱城人。
賀新清作為營口地區首個引進新疆和田玉棗的行業翹楚,從2009年開始逐戶推銷,到如今成為營口地區最大的新疆和田玉棗批發商,人前受到諸多熟人的贊賞,但背后曲折的奮斗歷程和經商之道卻值得人們借鑒。
成功從一袋核桃開始
賀新清是地道的營口人,家住在盼盼路附近。因父母過世的早,高中畢業后,相依為命的哥哥托人給她在營口洗衣機廠找到了一份組裝洗衣機的工作。
剛出校門就能到正規國營單位工作,豐厚的福利待遇、體面的工作崗位,讓很多同齡人羨慕。但賀新清不這樣看,她認為每天守著流水線過日子本身就是對青春的一種浪費和踐踏。她想趁著年輕多出去闖,嘗試做一些新鮮、有冒險性的事。因此,工作不到一年,性格中帶有一點叛逆的賀新清就頂著親友們批評的壓力從洗衣機廠辭職了。
重新站在街頭時,賀新清成了一名賣核桃的小商人。她以自己積攢的工資為本錢購進一批核桃,每天下午去少年宮附近販賣。“賣核桃嘞!賣核桃嘞!”那段時間,路過此地的人們時常會看到一個嬌小的女孩提著一個大大的袋子站在路邊賣核桃。因為賀新清形象惹人喜歡,嘴巴又很甜很多人會特意停下來購買她的核桃,小生意一開張形勢就一片大好。一個月下來,賀新清盤點收益發現,她平均每天都會賣上100多斤核桃,平均每斤核桃掙上2元錢,每天都會收入200多元,這在營口當時平均年工資五六百元的時期完全算得上高收入了。
嘗到做生意甜頭的賀新清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不久她就用自己賺到的第一桶金,在通惠門市場租了一家店鋪經營豆子生意。她從營口周邊加工廠引進貨源,專門經營蠶豆、紅豆、綠豆、黑豆、花生粘等各種各樣的豆子和各種風味的豆制品,這種不起眼的小生意經過她別出心裁的經營方法很快就在市場內大放異彩。一年下來,賀新清的豆子生意又為她賺的盆滿缽滿。有了這兩段生意做基礎,賀新清的膽氣十足,接下來的這些年里她先后做過干果、鞋業、美容等行業的生意,均獲得可人的業績。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賀新清甘愿放下“面子”踏踏實實的從小本生意做起,由“一袋子核桃”開始走向成功。
要做最好的推銷員
和賀新清談起經商的經歷,她顯得有些漫不經心,一直在說記不清了,但卻對賣鞋子的經歷記憶猶新。她對筆者坦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推銷員。
那段時間,她發現營口地區鞋業市場有很大潛力,于是便想開一家鞋店。但賣鞋子和賣干果有很大的不同,這是一種跨行業的經營,想要取得真經必須要從頭學起。賀新清關掉了自己的干果店,在鲅魚圈的一家品牌鞋店找到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工資雖然不高,但賀新清做的很起勁,她發現推銷產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有挑戰性也很有成就感。
剛開始的時候,賀新清的業務量一直上不去,很多時候不是行業知識不清就是拍錯了客人的馬腳,但她沒有氣餒,她像小學生一樣不斷向老業務員和老板學習,甚至主動向老客戶請教。有過做生意的底子,天資又伶俐的賀新清很快便業務水平大漲,工資提成也逐月增加。一年后,賀新清已經成為整個商業街鞋店里最有名的業務員,很多時候客人一進門,只要她掃上一眼就知道客人的喜好和鞋子的尺碼,經過她推薦的產品大多會獲得客人的認可。甚至專門有客人打電話來,點名讓她幫助挑選鞋子,取貨時看都不看直接付款,整個商業街鞋店她的銷售業績一直排名第一。
一年后,自信滿滿的賀新清在鲅魚圈紅運商業街盤下一間店面,專門經營香港老爺車皮鞋。因為會推銷懂經營,她的生意一直很紅火,很多客人來商業街買鞋直奔她的店面,同樣的鞋子別人家的連看都不看,價格連比較都不比較,由此可見她的人氣之好。商業街的物業管理部門設立一面流動紅旗,專門頒給效益好、服務質量好、顧客滿意率高的商家,以此激勵商家的服務熱情。自從賀新清的鞋店開張首次獲得流動紅旗以來,這面紅旗就一直留在了她的店內,從來沒有別的商家得去過,直到賀新清離開商業街經營別的生意,流動紅旗才重新“流動”起來。賀新清告訴筆者:“做生意隔行不隔理,做沒做過不要緊,懂得學習懂得推銷產品很重要。”
“和田棗”香飄大遼河
提起經營新疆和田玉棗的緣由,賀新清坦言:“這是一個巧合”。
2008年,賀新清和朋友去北京玩,席間遇到了新疆和田玉棗皮山分公司的負責人,彼此相談甚歡。事后這個朋友說可以給她郵購一些當地的特產——和田玉棗請她品嘗。賀新清原以為對方只是客套滿口答應下來,沒想到回到營口不久就收到了這位朋友郵寄過來的6箱和田玉棗。
賀新清看到那些雞蛋大小的和田玉棗嫣紅圓潤的樣子,一下子就喜歡得不得了,品嘗起來更是甘甜醇香。曾經經營過干果生意的她敏感的意識到,這種外形好口感佳的棗子在營口一定有市場。之后的一段時間她開始帶著這種和田玉棗游走于營口各個干果超市、大型商場之間,向經營棗類的商人們推銷這種和田玉棗。事情發展果然不出她所料,和田玉棗受到商人們的一致歡迎,紛紛向她打聽進貨渠道并向她簽下了訂單。賀新清馬上與那位新疆的朋友聯系組織發貨,從品嘗棗子到轉換身份成為營口地區新疆和田玉棗的代理商,賀新清只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之后的一年里,賀新清不僅每天上門推銷、發貨、送貨,還專門去了一次和田玉棗的產地新疆和田皮山縣考察和田玉棗的整體生產情況。
2009年初,賀新清在萬有洗化用品一條街盤下一間店面批發經營營口地區的新疆和田玉棗。在洗化用品經銷集中的地方經營和田玉棗?這個消息一傳出就收到親友們的極力勸阻,在她們眼中看來這個想法有些唇不對馬嘴,像這種干果類的食品應該選在市場附近經營才更適合。但賀新清卻認為這種和田玉棗定位應該在高端消費人群,好的商業環境比周圍魚目混雜的人群消費區更重要。環顧營口周邊投資環境,東升商圈絕對是最適合的地塊。想干就干,賀新清拿出當初辭職上街賣核桃的勁頭,再一次孤注一擲,
事實證明,賀新清的決定是正確的。新疆和田玉棗批發店一開張就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一些企事業機關單位發現棗店后紛紛上門團購,和田玉棗一時間譽滿濱城。
采訪結束時,筆者問她之前的生意做的都很成功,為什么要頻繁的轉行?她淡然的告訴筆者:“我喜歡做生意,不僅僅為了掙錢,更主要的是喜歡挑戰自我帶來的成就感。有的時候做哪一行的生意,就是在做哪一種的人。你不知道,當我站在翠綠的棗園里,看著那滿眼盛開的和田棗花海時,內心中那種棗香的感動……”
賣棗女,賣棗人。人如棗,棗似人。
其實,從事和田玉棗事業的賀新清收獲的遠不止這些,一如那些扎根在沙漠中的和田棗樹,根植于斯卻果香四溢。
上一篇:破解小區物業管理難題的營口第一人
下一篇:何文廣:鑄忠誠警魂 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