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社區黨委書記李宜紅,上任一年半帶領社區的科普工作闖進了全國500強;將社區建成了市內知名的“長壽社區”;將困擾群眾十多年的供暖問題徹底解決。
提起平安社區的黨委書記李宜紅,熟悉她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這個看上去長相普通的中年女人在上任一年半的時間里,硬是憑借扎實的工作作風帶領社區的科普工作闖進了全國500強;將社區建成了市內知名的“長壽社區”;將困擾群眾十多年的供暖問題徹底解決;更贏得了社區內1001名回民群眾的肯定。
平安社區是營口市的回民聚集區,早在清朝時期就是有名的“回民街”。因為社區內回族群眾較多,在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各方面時常會與漢族群眾發生沖突,是各級領導都關心和頭疼的問題。而這一系列現象隨著2012年李宜紅走馬上任,逐步得到了緩解。
2013年10月,李宜紅(右二)在社區喝茶室與回族民主人士丁連成等談心。
為群眾辦實事,提升社區凝聚力
李宜紅從小家就住在老發明街附近,是土生土長的營口人。從小就見慣了那些頭戴白帽、白圍巾的回族大爺大媽們的她,深知回族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宗教信仰、思維理念與漢族人有很大的不同。
她說社區內的回族群眾親屬關系的很多,或遠或近的,嚷一嗓子都是熟人。有些時候他們很排外、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不大聽得進意見。這造成了工作中的復雜性和難度。但是只要對待回族群眾有感情,嚴格執行黨的相關政策,在回漢群眾有沖突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回族群眾,就會很好處理問題。
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刈迦罕妱Ⅺ惸葎倓?0歲就得了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愛人又失業,家里還有一個兩歲的女孩。接到群眾反映后,社區主動到她家為她辦理低保手續。有了國家的相關補貼,使她家的生活困難有了緩解。
2013年5月,一回族群眾發現有人在月光園小區內的小市場販賣豬肉,就聯合很多回族民眾找到商販理論,并阻止其在此做買賣。理論時,人數越聚越多,雙方沖突一觸即發。李宜紅接到群眾舉報后立即趕往出事地點了解情況,當場勸導該商販停止營業并許諾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復。事后她找到清真寺和工商局的相關負責人協調,最終將漢族商販的豬肉販賣點遷至月光園小區的外門市,并開了一家超市。這樣回漢雙方居民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雙方皆大歡喜。
月光園小區改造時,看到小區內的下水井蓋損壞的很多,李宜紅動員社區內的老黨員們逐個統計,并上報情況。改造后的小區全都換上了新下水井蓋。一次她去給單位的同事送工資,同時告訴她:李姐,你不知道現在小區內的老回回們對你可滿意了,都說新書記真是辦實事的人,這井蓋雖小卻是困擾了他們很多年的大問題呀。
一系列事情的處理結果,讓李宜紅在群眾中樹立了強大的威信,回族民眾在心服口服的同時也對社區的工作更加支持。今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涉及到月光園小區北側的違章建筑拆除工作。以前回漢百姓都在自家的樓房前蓋小房,任由工作人員怎么動員就是不拆。這次社區發出改造的通知,群眾們一致擁護,三天后檢查組到現場一看違章建筑都扒了。
李宜紅在月光園小區鍋爐房現場指導并網工作
只有人性化服務,才是真的接地氣
李宜紅做計生工作的時間較長,這方面積累了不少的工作經驗。她經常為社區的計生專干進行業務指導。一次,紅運平安家園的一個女子來社區辦理一胎依法生育登記,因為她的戶口是從山東后轉過來的,依據規定計生專干讓她回山東開證明,但因為來回路程過遠且出行不便女子不同意,她找到李書記投訴。李宜紅了解情況后把兩個人找到辦公室現場辦公并提出三點意見。即不要求女子回山東開證明;要女子在五礦集團工作的老公在本單位開具證明初婚;要求女子提供個人情況聲明給社區后準予辦理一胎依法生育登記。人性化的處理結果拉近了與群眾間的距離也為工作人員日后處理同樣情況提供了方向。
李宜紅說:只有人性化服務,從解決群眾疾苦問題入手,才是真的接地氣。月光園小區總計47棟樓,建筑面積13.5萬平方米,于2002年竣工是我市最大的回族居住區,建成后由開發商供暖,開發商供暖幾年后放棄,政府安排市熱電公司接收供暖。然而,從小區建成后供暖狀況非常不好,每天只供三次氣,有的居民冬季室內溫度只有12度,十多年來月光園小區苦不堪言,多次找到有關部門解決并網問題未有結果。2012年4月,平安社區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新班子上任后積極開展調研,調研中發現月光園小區供暖和改造是小區居民面臨的最大民生問題,發現這個問題后李書記多次帶人到熱電公司反映情況協調解決,于此同時月光園小區居民積極串聯,要到市政府上訪,眼看大規模上訪事件就要發生。社區黨委知道消息后立即出面制止,承諾一定要為群眾辦好這件事。經過大量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終于使大部分群眾打消了上訪的念頭,同意依靠社區解決問題。
2012年12月,李書記在西市區政協會上提交了這一提案,并由社區委托社區人大代表和政協聯絡站代表同時提交提案。三份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市公用事業局將月光園小區納入2013年并網計劃并且開始施工。2013年6月,小區居民欣喜的發現,小區鍋爐房的煙筒被拆除,這標志著小區并網計劃即將得以實施,2013年9月,小區正式并入市熱電管網,居民們即將迎來溫暖的冬天,小區居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人人都說李書記為百姓辦了一件實事好事。
重陽節前夕,李宜紅帶領工作人員慰問百歲老人孫文惠。
軟硬兼施講方法,女書記變成女漢子
新來的社區干部對社區情況不太了解,和一位前來辦理獨生子女獎勵費的回族老太太發生了口角,李書記了解情況后對她進行嚴厲的批評,隨后把她找到了社區的喝茶室談心。教育她要了解回民的特點和相關政策,提高思想意識,作為一個公務人員時候都代表著政府的形象。
時隔不久,李宜紅用親身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言行。2013年4月,一位前來辦理失業金手續的回族婦女前來咨詢,因為她表述不清楚說自己來領失業金,李書記讓她去街道領取。到勝利街道后,工作人員告訴要需要社區的公章才能領取。跑了冤枉路的女子回到社區指著李書記的鼻子大罵,并聲稱要找領導投訴她。李書記沒有和她口角,只是心平氣和的對她說:“可以找領導投訴,但要依據事實。”女子出去后看到社區公示板上李書記的照片時才恍然大悟,因為自己理虧她再一次走進李書記的辦公室,這次很客氣的要求蓋章。李書記沒有追究她剛才的不禮貌行為,很痛快的蓋上了單位的公章。
李宜紅說社區工作處理矛盾該軟的時候軟,該硬的時候就要硬。有一位辦理廉租房的回民群眾因為擔心抽房號的時候輪空,帶領哥哥弟弟姐姐和其他親屬一大家子來找李書記。要求李書記保證他分到廉租房。隨后還倒在李書記辦公室內的小沙發上說這個問題不解決就住在這里不走了。一大堆人七嘴八舌的想讓李書記表態。沒想到一貫和顏悅色的李書記這次變了臉。她拍案而起大聲質問男子:“不許吵,你們是來吵架的么?有困難提,有事說,我們社區不是菜市場,社區平時還少照顧你們家了嗎?”幾句話震得這些想鬧事的人閉了嘴。隨后李書記緩和下語氣勸解他們按照正常程序走,如果抽到房號更好,抽不到房號社區會認真研究并向上級反映他們的困難的。一群人實在找不到更好留在這里的理由灰溜溜的離開了。抽房號的那天這名回族群眾運氣很好,一下子就抽到了房號,為此主動登門向李書記道歉并表示感謝。
李書記常說別看社區的單位小,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天面對著這些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和各種紛繁復雜的情況,想要處理好還真不簡單,因此一個社區工作者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雖然我們經常要做調節鄰里糾紛,為群眾辦理各種各樣的對接手續這種在常人看來的小事。但我們并不為此感到平凡,因為我們是為群眾和家庭服務,只有這個社會最小的單元和諧了,社會才會和諧,國家才會興盛。什么是中國夢?對于社區工作者來說,服務好每一個家庭就是中國夢。
相關熱詞搜索:感動 回民區 漢族
上一篇:一航局一公司:“團隊塑形工程”
下一篇:光明的使者——九寨鎮供電所所長王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