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付某落入腰屯村養魚塘身亡后的一個月內,又有6人落入同一個養魚塘,救人的村民林印鐸、林慶華等人聯合多名村民簽字,呼吁相關部門將彎道改直,如果條件不具備,村民要求至少在養魚塘的彎道上加裝護欄,設立警示標志,以免更多人落水。

村民聯名呼吁改造此路段;
一、平民英雄:12年救出落水路人25人
腰石公路連接大石橋市旗口鎮腰屯村與大石橋市石佛鎮石佛村,全長約8公里,歸大石橋市管轄。
在腰石公路東側一公里的路程內,有三個急轉彎,每個急轉彎的兩側都有面積不同的養魚塘。穿過養魚塘的公路平均寬度只有7米,由于沒有路肩,魚塘兩側沒有樹木,彎道又急,所以路經此地的司機和村民稍微不注意瞭望,再趕上雨雪天氣,如果車速稍快,很容易在轉彎時處理失當落入魚塘。腰屯村53歲的村民林印鐸因為水性極好,所以每次在腰石公路兩側魚塘有人落水時,村民都會給他打電話求救。12年來,林印鐸從公路兩側的魚塘共救出25名落水的路人。2014年7月23日下午,大石橋市石佛鎮干部付某駕車落入腰石公路東側路南的養魚塘,林印鐸等人雖將付某救上岸,但最終沒能挽救其生命,為此林印鐸痛惜得連晚飯都沒吃。

因為沒有路肩和綠化帶,公路的邊緣緊挨著魚塘的斜坡;
二、一個月內又有6人落水,救人村民聯名呼吁改道或加裝安全護欄
7月24日到8月23日,腰石公路東側付某出事的同一養魚塘,又有6人相繼落入養魚塘,都被林印鐸和養魚塘的塘主林慶華救出。林印鐸在養魚塘附近20米遠的U型槽廠負責管理工作,晝夜都在U型槽廠。他只要聽到刺耳的剎車聲響起或魚塘內有異常的水響,都會奪門而出奔向魚塘。一個月內,他和養魚的林慶華兩人在魚塘內又救出6名落水的路人,其中駕駛電動車的兩起兩人,駕駛摩托車的兩起三人,駕駛轎車的一人,轎車損失慘重。

林印鐸說:就是這個魚塘,一個月內又有6人落水;

腰石公路東側路段有三個彎道,彎道兩側都是魚塘;
林印鐸說,每天他的心都揪得緊緊的,生怕有人落水,如果施救稍晚就可能危及落水人生命,現在平均一周就有一人落入魚塘。這個彎道兩側沒有遮擋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林印鐸擔心要出重大事故,因此他和多名村民聯名要求將彎道改直,如果改道的條件不具備,相關部門至少也要在彎道兩側加裝防護欄,設立警示標志,以免更多的路人因為視線不好判斷失誤而落入魚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