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網訊 贏君、范波)近年來,營口市充分發揮國資國企在黨建、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做了大量工作。今天,我們請營口交運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包乃宏,專題介紹交運集團黨委以項目建設為龍頭做實扶貧幫困工作的情況。
營口交運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包乃宏
營口交運集團從2012年開始,對大石橋市周家鎮甸子寨村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周家鎮甸子寨村由四個自然屯組成??倯魯?12戶,人口1234人,其中低保戶67戶122人,村民主要以玉米種植為主,總體經濟發展較為落后,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不足12000元。
為做好幫扶工作,集團成立了由黨委書記、董事長為組長,一名班子副職為副組長、相關科室同志參加的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扶貧幫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經常深入甸子寨村調查研究,了解情況,根據甸子寨村在發展農業生產、交通出行、群眾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開展幫扶工作。2018年度,集團主要領導與小組成員18次進村調研、幫助工作。
到2017年,我們先后投入資金18.5萬元對甸子寨村的村內道路、路橋、公交站亭、辦公設備、抗旱、特困村民慰問等進行了資金幫扶,在公交車上免費給村里的豬鴨養殖業、棚桃種植業提供廣告宣傳,擴大村民致富的銷售收入,幫扶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得到了村民的廣泛認可與好評。
通過幾年的幫扶實踐,我們感到沒有村辦集體經濟的發展與壯大,沒有集體經濟的有力支撐,農村實現村民脫貧致富很難實現,然而甸子寨村的集體經濟為空白,集體經濟的缺失是制約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重要因素。為此,2018年伊始,集團黨委召開工作會議,專題研究落實企業2018年度扶貧工作。黨委成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牢記社會責任,總結幾年來的幫扶工作,結合幫扶村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幫扶工作思路,改變以往資金投入“大水漫灌”的幫扶方式,決定幫助其成立村辦集體經濟合作社,由集團捐贈資金,建設種植業大棚,大棚資產和種植果木歸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所有,依托大棚發展高附加值的特色農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進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集團黨委幫扶工作新思路形成后,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成立了項目組負責專項工作,一年來歷經三個階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完成年度工作計劃。
第一階段開展了產業品種選項調研工作。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親自帶領項目小組人員先后7次赴周家鎮,遼陽燈塔,熊岳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蓋州九寨、九壟地等地,對大棚油桃、遼峰葡萄、“大紅袍”李子等種植項目品種進行實地考察調研,結合周家鎮政府“一鄉一品”總體規劃、技術要求、村民意愿、經濟收益等因素,選定了“大紅袍”李子大棚種植項目。在項目品種選項工作中,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周家鎮幫扶工作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王軍部長親自過問企業的幫扶工作,李奇志副部長曾三次陪同我們進鎮入村實地考查調研,為做好項目幫扶工作給予把關定向。
第二階段進行了大棚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村辦集體經濟項目確定后,在大棚建設上按照建設美麗鄉村的總體目標,我們邀請熊岳農業職業技術學校的專業大棚課題組專家,到甸子寨村現場考察并幫助拿出科學的設計方案。
為達到快出效益、早見成果的目的,我們8月份在“大紅袍”的豐果期,實地考查并品果選擇了四年生“大紅袍”李子優質樹苗。種植“成品”樹苗雖然投入成本大些,但能達到當年植樹,次年產果見效益的效果。同時,我們還做好用地的選址、與農民土地流轉意向協議、水電配套等前期準備工作。
根據大棚建設和樹苗選擇等實際需要,經過集團黨委會研究同意,企業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籌集資金50萬元,全力幫助甸子寨村發展村辦集體經濟項目。8月30日,交運集團與周家鎮政府、甸子寨村三方在周家鎮政府完成了企業向幫扶單位甸子寨村村辦集體經濟項目的資金捐贈工作,簽訂了資金捐贈三方協議,明確了幫扶單位、被幫扶單位、監管方三方在資金使用中的職責。
從10月至12月份,我們進行了第三階段即項目工程招標。按照工程招標要求,我們積極幫助甸子寨村做好項目招標工作中的大棚建設方案設計、工程預算等程序性工作,完成設計建設占地2500平方米的現代化標準連棟溫室大棚一座。經過努力,大棚建設項目已于12月26日在大石橋市政府招投標平臺進行公告,明天就將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我們的計劃是今年3月份開始實施大棚建設工程,4月份進行果樹移植,經過一年的緩苗期,2020年就能產果見效益。經過調研與市場考查,我們選擇的“大紅袍”果樹,經過溫室大棚的成長,將形成產果期錯峰效應,比常規產果期提前半個月左右進入市場,按照2020年樹苗移植后初期產果率計算,估算當年就可為甸子寨村村辦集體經濟合作社實現效益6萬余元。
下一步,營口交運集團將進一步密切關注、實時跟蹤項目實施情況,確保項目如期完成并早日見到成效,為鄉村振興再添一把柴、再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