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網訊 邊辦)轄區面積約14.18平方公里,7個社區、3個農業村,常住人口19588戶、57910人,經營類場所約3000 余戶,企業單位百余家……聽到這一組數字,你會想到什么?是的,這里就是營口市老邊街道辦事處,一個居住人員構成復雜、家庭戶數眾多,經營場所眾多,企業單位眾多的大型轄區,這“一少一雜三多”,是擺在防控疫情面前的“攔路虎”,面對這樣的困難,辦事處副主任史振興同志不畏難、不退縮,以鐵腕阻斷疫流,用真情溫暖民心。
雷厲風行加鐵面防控,為人民織網必須萬無一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接到防范疫情的通知后,史振興同志意識到正逢年關,轄區人口流動大,防控工作迫在眉睫。他提議立即召開班子會議,傳達貫徹上級指示,現場成立老邊街道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并且第一時間制定了具體的防控應急處置方案一段時間以來,在辦事處黨政主要領導和他的領導下,街道辦事處先后派出19個工作組、共計80余人落實了24小時嚴格管控措施;已經開展三輪全覆蓋的地毯式排查,實行臺賬式管理,切實做到情況明、對象清。他要求辦事處機關干部堅決貫徹執行疫情基層防控“十二法”,拉開一張嚴格督戰的“安全之網”,鐵面監管之下,實際上是給了轄區百姓最溫暖的一張“護身符”。
細致入微加不分晝夜,為人民防控必須緊抓不懈
自從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史振興同志的時間就是用分秒來計算的,在他的工作日記里,經常把每一段時間都重重地劃下幾道黑線,提示工作的完成期限。每晚5:30到次日早8:30是他的值班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他都會依次到各個卡點檢查工作,噓寒問暖,了解防護物資的儲備和使用情況;晚上十一點、十二點接到急文和指示,他第一時間將文件傳達到工作群內,做到隨時接收、隨時傳達,讓每一名工作人員都第一時間了解到上級的最新指示;每個上午和下午,他再一次對卡點輪番查崗,親自入戶開展排查,了解隔離人員具體情況。截至目前,他已經堅守一線30多天,每一次分針轉動,都記載著他奔波在轄區各個地方的扎實腳步,這些腳步,印證著一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擔當。
忘我無私加忠誠盡責,為人民服務必須落到實處
在防控疫情過程中,史振興同志不僅工作嚴謹,更是時時處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轄區內龍山社區居民有一個14歲的男孩,名叫劉玉博,在大年初二去營口奶奶家串門回來后出現發燒癥狀。他非常重視,協調社區書記了解到并沒有感染接觸史,經請示區防疫指揮部和衛健部門后,確定不屬于隔離人員,但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由街道辦事處協調120將孩子送到方大醫院,后來確診為普通肺炎患者,由于他的正確判斷,孩子得到了及時的救治,目前在恢復中。在排查過程中,還有一位福安社區所轄從武漢回來的人員家屬要求主動隔離,到醫院隔離之后,體溫正常,排除疑似病例可能性,但是這個群眾晚上提出要求送電褥子和充電器。為了讓該名人員安心隔離,史振興同志連夜協調社區主任借到了所需要的物品送去,讓群眾感受到了隔離不隔心的溫暖。
在實際工作中,史振興同志和社區居民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百姓們夸贊他:“這位領導天天在崗,真負責呀!”可是,在這真摯的夸贊背后,誰能了解他心中對家人的愧疚。原來,史振興夫妻兩人同時投入到了基層防疫工作中,雙方老人來不及探望,每天還不得不將13歲的兒子獨自留在家中,想到這些,他總是壓住心中的一份酸楚,默默地再次投入工作中去。
他常說:“作為一名黨員,沒有理由退縮,理應承擔這份責任,為抗擊疫情出自己的一份力!”身邊人在他的鼓舞和帶動下,抗擊疫情的士氣更加高漲,主動要求加班上崗,主動要求入戶排查……史振興同志的堅定意志和為民情懷,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肯定和好評。
上一篇:駐村書記心系百姓,奮戰在防控最前沿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