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專訪”)初心不改 迎難而上
——記營口北方電火花機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沙崇生艱苦創業的事跡
現在一提起“北方電火花”凡了解電火花這三個字的都家喻戶曉,知道它是沙總的公司。它位于得勝路五干線的西南部,大門口右側那紅色墻面上鐫刻著它的全稱:“營口北方電火花科技有限公司”幾個金光閃閃的流金大字,走進院內,成一字形兒的廠區廠房規整透亮,蔚為壯觀。十三米舉架高的生產車間,房頂上整齊的陽光射板,使各個工位都有陽光的照射,也使員工干起活來得心應手。與車間南面相接的是三層樓房,西邊是職工食堂,相互之間的搭配相得益彰,充分彰顯著“營口北方”那十分霸氣而又與眾不同的個性。公司的四周有銀杏,桃樹,李樹和棗樹等各種樹木,茂密成蔭,青翠欲滴,在陽光的照耀下,整個廠區到處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面對眼前的廠景,讓人無不為之感慨,也為沙總的付出贊嘆。可誰又能想到營口北方電火花在十幾年前曾是一個東搬西挪,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生產力低下,又名不見經傳的小廠。而今它又是如何蛻變,破繭成蝶的呢?欲知詳情還得從沙總創業時說起。
沙總是在二零零三年開始正式辦廠的,他的企業完全是白手起家,從零開始的。在這之前他曾做過藥店和加油站生意,與現在的電火花行業是風馬牛不相及。他是八一年阜新電校畢業的高才生,畢業后一直在營口電火花機床總廠搞機床電氣設計的,他也曾勵志過要為他所愛的事業終其一生,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推動下,他又不甘寂寞,所以才下海經商,曾去南方闖蕩,又先后做起了藥店和加油站的生意,當他干了一段時間后感覺還是熱衷于本實業。有人曾對他說過:“經商多省心又來錢快”,但他堅決的說:“經商固然掙錢又省心,但百年后當我們已經離開世界的時候,我們親手做的設備還在工廠里運轉,那才是真正人生的意義”。于是他就選擇遵從本心,棄商從工,干起了電火花機床的主業。先是注入少量的資金,租賃了一個不太大的廠房,帶領家人小打小鬧的每月制造一兩臺機床和承攬一些電加工的零活兒,后來才由兩臺到三臺等一點點的擴大再生產的,其廠址就設在營口市西市區的房產五站院內。由于房屋破舊,空間狹小,使他的制造業還沒步入正軌就意外地突遇火災,使前幾年攢下的家底兒瞬間毀于一旦,化為烏有,給他的家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一時間使他心力交瘁,疲憊不堪。這時有人就好心地勸他,“別干了,憑你這一身本事,上哪還不混口飯吃?穩穩當當的上個班掙點錢得了,操那心干嘛”,可他就是不服輸,他始終堅信做任何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都會遇到挫折,只要堅持不懈,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于是,他頂著極大的壓力,又東拼西湊地搞到了一點資金,在西大廟附近的老鞋廠的院內重打鼓,另開張了,硬是把電火花機床制造業的攤子支了起來,并正式注冊為營口北方電火花機床廠。
二次創業的初期,由于資金鏈斷裂,沒錢雇傭工人,使他每走一步,都舉步維艱。像采購、記賬、機床的安裝、配線等所有的活兒都靠他親力親為,親自打理,可謂是:一無員工,二無錢,設計實施一人兼,放下耙子拿掃帚,白天晚上連軸轉。這樣他既當法人又當工人,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光桿司令”,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白天他在車間摸爬滾打,裝設備,晚上還得熬夜畫圖搞設計和技術研發,就這樣一臺臺的裝,一臺臺的賣,使資金不斷回籠,經過連續幾年的苦干實干。終于把他的一手爛牌捋順了,使廠子的規模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這時逐漸的招了一些工人,添置了一些設備,狀態越來越好。為了不斷擴大規模,他又與營口技師學院實行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他們的場地和設備,進一步地施展他的才干,發揮他的強項。又干了十多年。在這個過程中,他的事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那就是在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按以往的慣例,是機床銷售的旺季,可那時的銷售量偏偏不升反降,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馬上派人去做市場調研,經過調研得知,是因為數控銑、加工中心等全自動化設備的飛速發展代替了電火花成型機的使用。但隨著汽車行業和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玻璃加工業的發展,而玻璃行業的發展離不開電火花金剛石砂輪修整機。于是,他就帶領全廠的科技骨干立刻投入了這方面研制工作,經過近半年的努力,終于攻克難關,研制出了磨輪機的新品,和市場上所有的磨輪機相比,他們的設備,從上活兒到卸活兒,從粗加工至精加工,都是一體化、全方位、全自動一次性搞定,設備一投放到市場上就立刻搏得了用戶的好評,用戶都紛紛購買“北方”的設備,使他們的磨輪機迅速火遍全國,成為同行業的嬌嬌者,并使他們的設備長期以來,立于不敗之地,從根本上化解了這場危機。他在資金積累到一定的額度后又居安思危,購買了廠房,到這時他才有了實際意義上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徹底扭轉了東搬西挪的局面,并了卻了后顧之憂,也只有到這時他才長舒了一口氣,會心地笑了,并且笑得那樣開心,那樣燦爛,豈不知這笑容背后有多少鮮為人知的辛酸和不易!隨著歲月的洗滌,他的雙鬢增添了幾許白發,眼角又多添了幾道皺紋……
盡管如此,當他看見廠里又添置了不少的自動化機加工設備,有冬暖夏涼的辦公樓、職工宿舍和職工食堂,他感到從未有過的欣慰和自豪,因為所有這些都讓他如虎添翼,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在近兩年突發的兩次疫情期間,沙總的廠子仍安然無恙,從未停工。因為工人可以全天候地在公司內,享受上下班、吃、住一條龍服務的待遇,這樣做既有益于生產,又不耽誤個人收入,進一步地實現投入和生產的良性循環。同時為了增加廠子的有生力量,注入新鮮血液,在各工段人員都齊備的條件下又吸收了幾名德才兼備的大學生,統領技術科,包攬了整個設計研發項目,使產品由原來的一種單板機逐步發展成電腦控制機,鏡面機,金鋼石砂輪修整機,還有電火花線切割機等一系列品種。一次,忠旺集團的模具車間需要大型的電火花成型機,沙總自己親自設計研發超大型電火花成型機,并首創超大型火花機工作門的自動升降系統專利。由于他們的產品質量過硬,銷量可觀,暢銷大江南北,有的還發往蒙古、朝鮮、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外各地,一度成為東北乃至全國電脈沖行業的供貨大戶和領頭羊。因為企業的逐步發展壯大,原來的廠子也重新命名為:營口北方電火花科技有限公司,單位的名稱也像他們生產的產品品牌一樣,享譽全國,威震四方。
目前,為了進一步使公司不斷的發展壯大,他準備起用新人,他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一方面有更多的時間去幫助、指導年輕人研發新品,繼續發揮他的余熱,一方面給年輕人創造機會,拓寬發展空間,讓他們不斷成長進步,讓他的事業后繼有人,能安置更多的就業人員,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這就是沙總的個性和情懷,也是營口北方電火花機床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這正是實巨雄風起,突變驚剎人。小人物,大作為,正能量!有心人必須弘揚正氣,為他點贊!
供稿作者:王殿勇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天視立“李博士”, 愿天下再沒有近視的孩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