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懷念父親
靜 怡
我時常懷念父親,不僅是因為他臨終時對我說過的那番話:他說我是他的驕傲!他說誰都能放下,就是放不下我。因為我從小性格倔犟,不能忍辱,將來要受苦。父親在他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還囑咐我要學會忍耐!
當時我還年輕,并不太懂父親這番話的含義。可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果然應驗了父親對我的所有擔心。我開始漸漸的領悟父親對我說過的所有話和對我所有的教育。
父親是個勤勞的人,他雖然沒有很高的學歷,卻懂得很深的道理,父親是個有智慧的男人。
記得在我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對我和弟弟妹妹講:“人要勤奮,不要懶惰。要自強自立,不要依靠任何人。靠父母,父母不能跟隨你們一輩子,將來靠愛人,愛人不一定就靠得住,也不一定就會永遠。”還告訴我們要熱愛家鄉,他說我們的家鄉是風水寶地,魚米之鄉。還說落葉歸根,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讓我們永遠都不要離開我們的家鄉。他的這些話,一直都牢記在我的心中。
在以后的生活中,是父親的教育使我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我是那么的平凡而普通,而在父親的眼里,我卻成為父親的驕傲!他臨終時的這句鼓勵,使我即使在最艱難困苦的歲月里也從未放棄過我自己。
我很崇拜我的父親,在我的印象里,他干啥像啥,干啥成啥,干啥都有模有樣。
父親喜歡讀書,我們家的書柜里有很多書,有的還很厚很厚。于是我也學父親的樣子,漸漸的養成了喜歡讀書的習慣。
雖然我在家排行老大,但父親很喜歡我,也挺寵著我。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父親就花四十多元錢給我買了一把小提琴。(那時候他每月才賺三十幾元錢。)還給我請了一位音樂學院的老師教我拉小提琴。
可能是父親覺得我模樣長的還端正,所以總是想培養我,可是我卻總是不爭氣。雖然我沒有考上音樂學院,也沒有成為音樂家,可是父親卻培養了我的音樂細胞,讓我從小就喜歡上了音樂。在后來的生活中,不論我遇到怎樣的艱難與困苦,煩惱與憂傷,彷徨與迷茫美妙的音樂總能給我帶來力量,讓我沐浴它神圣的光芒,讓我始終追求著心中美好的理想和希望。音樂,是我永遠的天堂!
雖然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物質上的遺產,但是他卻培養了我們獨立生活的能力,給我們留下了精神上的依靠,思想上的源泉。他的思想在我們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讓我們一生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給我們留下的資產是無形的,無價的,無限的……
都說父愛如山,他的精神和思想就像偌大的須彌山一樣讓我們的心靈有所皈依,有所依靠。他臨終時對我的鼓勵,一直都激勵著我奮斗不止,因為我真的不想讓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