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時候,母親就叮囑我,好好學習,長大了去北大。這是只讀了六年書的母親對文化的渴望,對學習的期待。
母親自小失去了母愛,姥姥家本是書香門第,可是因為家庭中途變故,母親就再也沒有機會讀書。
只聽母親說,那時候姥爺家里去了胡子,我小時候并不懂胡子是什么東西,到現在也想不出他們的樣子,搶走了金銀財寶,還殺死了大姥爺,因為姥爺裝死,逃過一劫。
后來,看到75歲的姑姥,就是母親的姑姑,年歲已高,還寫信給母親表達思念,還能戴著花鏡讀書寫字。也許是基因的關系,母親和我就愛讀書,母親很會講古時候的歷史故事,一段段一章章,每天我睡覺前不是聽母親唱歌就是聽著她講故事入睡,所以,我也學著母親,當我做了母親的時候,哄寶寶睡覺時,唱歌和講故事是必須。
后來,我長大了,母親也老了,可是我并沒有實現母親的心愿,考取北大,因為我數學實在太差,無論怎么努力聽課,老師講的我都不會,我的班主任是很優秀的數學老師,他當了中學的校長,可也無法解決我的嚴重偏科問題,因為數學不好,我甚至想到了輟學,要不是老師的苦苦挽留,我就成了失學兒童,永遠無法再走進大學的課堂。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恩師,無論何時,都一直引領我向前。
嚴重的偏科,數理化不好,沒辦法讀高中了,只考取了幼兒師范音樂班,可我的理想一直是讀大學。
二十歲,還是孩子樣的我就去小學參加工作,成了孩子心目中的小老師。可我多渴望再做學生,實現我的大學夢。
于是,我就邊工作邊自學,寒暑假,雙休日,什么學前教育啊,思想品德教育呀,只要是我喜歡讀的,和音樂有關,和工作有關和學習有關的課程,我都如饑似渴。
歲月是最好的教科書,書本告訴你如何生活,但你的生活卻可過成書。章節段落是否精彩,不取決于別人,在于自己。
你用怎樣的心去書寫生活不在別人,就在自己,有時候,我們身邊沒有老師,你要學會獨立思考,有時候我們旁邊沒有伙伴,你要學會獨自前行。
路很難走,你會跌倒,甚至流血,受傷,可是你必須咬牙堅持,不能放棄。你選擇了前行,就要風雨兼程。有時候,你會痛苦,你會覺得委屈,想放棄,因為沒人懂你,可你含著眼淚堅持奔跑前行的時候,心里一直有個聲音對自己說:“別放棄,請堅持”于是,你挺了過來,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直到自己都可以對自己說:我真的很棒,我是怎么過來的時候,會讓眼淚伴著笑容凝固,因為你堅持了一段令自己都感動的時光,當你回望它的時候,你會發現,你青春的歲月里閃著光,那光不是太陽的光芒,而是你的努力和拼搏后自身發出的光茫,它足可以引領你走出低谷,迎接人生的黎明。
這個路雖然漫長,可這本歲月的書,我已讀過,它甚至讓我讀爛,但它還記錄了我每一步前行,流過的汗水和淚水還有那帶淚的歌。
我讀過歲月的書,我的視野便不同,雖然我沒辦法完成母親的心愿去北大,但是我在我的心里一直裝著母親的心愿。
在長崎大學那七百多個日子里給我的許多美好的回憶和驚喜,我可以在我的人生路走到盡頭的時候,驕傲的告訴我的孩子:媽媽努力過了,拼過了,此生足矣,此書已讀!......
作者 心芷
作者心芷在國外求學及參加美術作品巡展活動照
編后
作者,我市某小學音樂老師,從教27年,做過管理,酷愛文學藝術,曾為圓夢自費赴日留學兩年,就讀日本長崎大學音樂教育研究科,2009年回國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業余時間喜歡朗誦,有六百余作品發表于讀詩平臺,喜歡攝影,偶有心情文字百余篇散見于報紙及騰訊網站。營口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上一篇:美女,你有軟實力嗎?——營口之窗原創作品
下一篇:點亮“內在修為”的那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