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端午文化”
金 川
行走在“民俗長巷”中,被記憶牽著手,分享著粽香的久遠!關(guān)于“端午的故事“,在這個季節(jié),講述著屈原,講述著離騷,講述著汨羅江,講述著龍舟競賽,講述著中國千年不變的情懷!……
端午,是一個多彩的的日子,也是蓄滿情愫的季節(jié)。在每個家庭爐灶上,煮沸的期盼,煮沸的溫暖——粽子,令人認知了幾千年的美食,黏住了人們守望,黏住了多彩的歷史,黏住了詩一樣的浪漫。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大詩人蘇東坡,以炫彩的詩句,把端午節(jié)婦女們佩戴彩線,相互禮贈護身符的民俗,描寫得十分精彩。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在端午的日子里,家人圍坐在一起,包“粽子“的情景,令人神往,更令人珍藏。為此,杜甫用詩句,記錄了幾千年不褪色彩的時光!
情愫的端午;溫暖的端午;文化的端午 ,幸福的端午,在中國百姓內(nèi)心中,存于江河水一樣的激情,存于百花齊放的芳香。被華夏民族熱戀了幾千年的“端午節(jié)”,那股暖暖、濃濃的“民俗味”,拴住了每個人的心,更鏈接“民俗文化”的靚點 !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jié)味道的濃烈,不僅源于民俗,且更情牽于屈大夫。為此,“端午節(jié)”這一天,五十六個民族,以不同的方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迷彩了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力量圖騰!
端午”一詞,早見于西《風(fēng)土記》:”端”,為初始之意,“五”為“初五”,“端五”也稱“端午”。”。《說文解字》中,把“端”,解釋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也稱為“端五節(jié)。端午,是多彩的民俗文化,更是一道“家國情懷”的風(fēng)景線。
(網(wǎng)絡(luò)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
原創(chuàng)作者:金川/文
來源編發(fā):營口之窗官網(wǎng)
相關(guān)熱詞搜索:營口 原創(chuàng) 作品
上一篇:山鄉(xiāng)春晚花初放,又引詩情上轎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