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那段沉重的時光
——參觀旅順日俄監獄有感
作者:張弢
沒有鮮紅的印記,沒有鞭笞的聲音。
沉重的鐵鏈,在木架上沉默。
空蕩的檢身室,恥辱與汗臭,
合著褪色的布衣,破碎!
高檔的牢房,有陽光照進來,
刺疼了我的眼。我不忍再去看,
牢房里的牢房——暗牢!
只要你,只要你如監守,
透過內大外小的圓形觀察孔,
探看上一眼,暗黑與濕潮的獸魔,
便瘋涌著從無門的四壁,
旋轉、附著進你——猝不及防的心,
吞噬、撕咬……
我們不知道,
那些革命先烈的斗志與信念,
如何在2.4平暗無天日的禁錮里,
燃燒、澎湃……
我們無法想象,
那些革命先烈生命的血脈,
怎么就在慘無人道的刑罰下,
凝固成磷光,夜夜照神州!
我用雙手捧住自己的心,
它正被巨大的壓力磨碾。
我哭喊不出一點聲音,
我就在青草滿坡的花顏里,
快要死掉了。
不!是比死亡更可怕的,
崩潰地瘋掉!
我,沒有勇氣走下去,
那建筑光奇的日俄監獄。
我,贊嘆不出,
那格律嚴謹的日本司令官金州南山題詩!
這些,都是罪惡的利劍,封喉!
我,不能呼吸。
模擬墳場,我慌亂著逃離。我生怕,
那堆疊扭曲的人體殘骸,密雨壓境般,
控訴一場又一場血腥的侵略與屠殺!
我躲進了陽光里,陽光卻穿透眼,
刺裂了那顆震顫的心。
那一刻,我深深地知道,
光明與黑暗、和平與戰爭、幸福與悲慘,
它們距離那么近又那么遠。
今天,世界仍未太平,
我們在牢記使命、勿忘國恥的同時,
該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愿我們,都有晴空可仰望,
都有夢想能放飛,都有祖國可自豪!
作者:張弢,女,網名清月出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營口作家協會會員,營口攝影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營口大石橋市人,有散文、詩歌、古體詩詞、新聞報道散見于《人民日報》、《遼寧日報》、《營口日報》、《大石橋市報》、《撫順礦工報》及《遼河》、《天津詩人》、《新民文化》、《金牛山文學》等媒體與期刊。
原創作者:張弢
來源編發:營口之窗官網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上一篇:旗袍:婉約美、曲線美、含蓄美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