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青青橄欖”)驚 蟄
王玉通
驚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本為啟,后改為驚。一個驚字,道出了人對自然界的驚喜、驚異和驚奇。古有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驚蟄過后,綿綿春雨連日而來,空氣變得更加清新。驚蟄,喚醒了春天的夢,迎來了繁花似錦的季節。
常言道:“春雷驚百蟲”。驚蟄百蟲驚而出走,從泥土、洞穴中出來,于是蟲蟻開始活動,逐漸遍及田園、家中,或殃害莊稼,或滋擾生活。所以古時驚蟄這天,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壁,用香味驅趕蛇、蟲、蟻、鼠和去除霉味。除了直接拍打驅趕外,各地還有用其他方法來驅趕害蟲的習俗。山東農民會在今天生火烙煎餅,陜西人炒黃豆,廣西的瑤家炒玉米,江蘇瓜州人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麥子、做芋子餃。不論東南西北,或熏或炒,皆取“炒蟲”、“驅蟲”之意,提醒人們要及時滅蟲除害。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我曾在多處廟宇中看見雷神的形象,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驚蟄這天,他一手持錘,一手擊環繞周身的許多面大鼓,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鼓聲隆隆震醒了天地萬物,所以鼓聲像雷聲一樣可以引來雨水,滋潤農作物生長。《易經》中有“鼓之以雷霆”之說。因此,鼓作為昭示著力量、穩定、剛毅與正義的源遠流長的神器,也成為農耕民族的精神力量。鼓的鏗鏘之聲、氣勢磅礴,催人奮進,凝聚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激勵著華夏兒女自強不息、勇毅前行。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王玉通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散文詩】遼河春濃(組章)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