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青青橄欖”)谷雨
王玉通
《谷雨》一千多年前,宋代詩人史微在南京河道亭,有感春雨過后,夏天將至,花落水流,春歸無計,即興寫下題壁詩:“谷雨初晴綠漲溝,落花流水共浮浮。東風莫掃榆錢去,為買殘春更少留。”這正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時節的景象。
此時北方大地,柳絮飄舞,桃花怒放。麥苗拔節吐穗,一片蔥綠;南方“楊花落盡子規啼”杜鵑夜啼,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訴人們:時至暮春了。城市里不會有谷雨,水泥的森林,根根聳立的不是有生命力的植物。但是鋼筋水泥的灰色,旁邊有人工栽種的花草灌木的綠色,它們是自然的使者,依然會和著季節的節奏,狂舞春的快意。這些植物常常是一夜生長,一天就能收獲,突破了生長規律的局限,創造了另一種快意的人為的規律。它們不需要谷雨,他們有人工噴灌。它們也用不著有童年、少年,它們一登臺亮相,就是青春花季和少壯長青。
在這種錯亂的季節里,人們尋不到植物的坐標,可能會倉皇無著。谷雨時節啊,你得走到曠野中,去看大地往復;去看看落葉平川,被畫成神奇。這時候,滄海桑田,唯有一人,在溫潤的時節,憧憬谷落如雨。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王玉通(特約)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她們和春天一起從山溝里走來(組章)之二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