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愛的羈絆(小小說)
“嗚嗚——!”一輛救護車拉著兩個生命垂危的姑娘向縣醫(yī)院飛快的行駛著,此時,時間就是生命。據(jù)說,兩位姑娘為了愛情,不惜以割腕自盡向各自的父母抗爭,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們向自己的父母打出了同樣內(nèi)容的電話——“我現(xiàn)在手腕已經(jīng)開始流血,如果你答應我的要求,那我就告訴你我此刻所在的地方,否則,我情愿讓血流干……”
說來事情真是湊巧,在一個城鎮(zhèn)有一個四合院,正好住著趙、錢、孫、李四戶新結婚的青年,他們性格都很豪爽,平時說話又很投機,都有愛喝兩口的嗜好,有時,干脆在院里擺上酒桌就喝幾盅。一天酒過三巡,剛好趙姓的媳婦從屋里出來,他自豪的對三位哥們說:“看著沒,我們那位已經(jīng)有了。”說完一揚脖,一杯酒下肚了。那得意勁就別提了。其他三個哥們愣了一下,然后依次也都各干一杯。見狀,趙姓笑了笑說:“哥幾個什么意思?”
“哈哈哈……和你一個意思,你以為就你有本事啊?”
“本來想吹吹牛,這下沒吹的了,既然這樣,那我提個議,一會兒我做四個鬮,分別寫上兩個a和兩個b,結果抓到兩個a的和兩個b的分別結為親家,不知哥幾個意下如何?”
“抓是抓,到時兩個孩子都是同性咋辦?”錢姓問的也有道理。
“那就是天意了,先抓完再說。”孫姓態(tài)度很隨意。
“咱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抓出異性結為夫妻,抓出同性拜為哥們。”李姓的提議得到了一致的贊同。
抓鬮結果,趙與錢都抓了a,孫與李都抓了b。
從此,他們指肚為婚這件事,在海誓山盟中就算建立了起來,甚至在平時生活中,彼此把親家倆字掛在了嘴邊代替了稱呼,讓局外人感到滿頭霧水。
接著,在以后的幾個月里,奇跡在這個小院里接連發(fā)生了,先是趙家生了個兒子,接著錢家生了個女兒,孫家生了個女兒,李家最后生了個兒子。這整個事情的發(fā)展就像導演在操縱一部電影一樣,那么得心應手。一個時期以來,這個小院里整天被笑聲淹沒著。
孩子一天天在長大,可家長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趙家的兒子總愿意找孫家的女兒玩,而李家的兒子總愿意找錢家的女兒玩,而且,只有這樣組合時,兩伙孩子才有說有笑,玩的特別開心。有時在家長的干預下,打亂這樣的組合,結果時常是不歡而散。
這樣的情況四個家長一直覺得是個心病,而且在哥幾個喝酒的時候,也經(jīng)常把此事做為一個論題拿到桌面上討論一番,最終達成兩點共識,其一,要堅持當初抓鬮的結果,因為那是天意,天意不可違;第二,終身大事一定是父母做主,決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否則,父母的臉往哪擱。這種思想一直這老人們的心理滋生蔓延著。
隨著孩子們的漸漸長大,那種因志趣相同而產(chǎn)生的組合,逐漸的在演變成一種愛的萌芽,而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終身大事必須有自己做主。而且這樣的思想在心里已經(jīng)扎下了根,是不容動搖的。
時間有時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轉(zhuǎn)眼,他們已經(jīng)面臨著高考。考試結果很快出來了,愛說愛笑的趙家兒子和孫家女兒如愿以償?shù)目忌狭诉|大新聞系;比較內(nèi)向的李家兒子和錢家女兒也如愿以償?shù)目歼M了大連理工。這樣的結果,讓幾位家長高興之余不免有些擔心。
這種擔心在他們都學成歸來后的不久,終于得到了驗證。他們四個孩子都向自己的父母提出結婚的請求,而得到的回答是:要想結婚可以,但必須按照長輩的最初要求重新組合,否則沒門!簡直沒有半點的商量余地。
一次,兩次,三次……經(jīng)過多次苦苦哀求,四家家長口徑總是那么的一致,讓幾個孩子都有一種絕望的感覺,面對著一個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讓他們感到那樣的無助和絕望,無奈中,他們終于選擇了最后一條路……
兩天后,經(jīng)過醫(y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兩個姑娘終于闖過了鬼門關,她們從搶救室轉(zhuǎn)入了病房。據(jù)醫(yī)生講,多虧她們割腕的水平還不專業(yè),否則,神仙也救不了她們了。幾個家長兩天來寸步不離,他們心里一直有著愧疚感。兩天多沒敢合眼的趙家兒子和李家兒子這才長舒一口氣,看著他們心愛的人,趙家兒子搶先說:“真該感謝大夫挽救了我們四條生命啊!”
“什么!?四條生命?”兩位姑娘異口同聲的說。
“是啊,我們倆已經(jīng)想好了,一旦你倆搶救失敗,這醫(yī)院的樓前,一定又多了兩具墜樓的男尸。”李家兒子激動的說。
此刻,兩對戀人抱在一起,屋里哭聲一片……
供稿作者:李同雁,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chuàng)發(fā)布:營口之窗官網(wǎng)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wǎng)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nèi)容,轉(zhuǎn)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相關熱詞搜索:營口 原創(chuàng)
上一篇:交班(小小說)——李同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