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酒桌之戰(小小說)
文/李同雁
都知道銷售科的張科長喝酒無敵手,但其中的奧秘卻鮮為人知。他曾靠這個看家本事,為企業的清欠工作做出來卓越的貢獻,因此,他很快坐上了企業經營副總的位子。
他一上任就有了用武之地,據說山東一個老客戶最近換了個新廠長姓牛,據說牛廠長愿意廣交朋友,而且善于豪飲,他因為酒場上從沒遇到對手,于是,多次口出狂言:“要想和我做生意先學會喝酒,要想從我這拿走一分錢,先過過我這喝酒關,否則,一切免談。”
也難怪牛廠長口吐狂言,他剛過不惑之年,正直年富力強,從他的相貌和舉止看,誰也不會相信他也曾進過大學的課堂,他面色黝黑,體壯如牛,十分講義氣,是土生土長的典型的山東大漢。尤其坐在酒桌上更突顯英雄本色。他喝酒從來是用小碗喝,二斤白酒打底,一口一小碗,然后十二瓶啤酒蓋帽,這啤酒哪是喝呀!那就是往肚里倒啊!所以,自打牛廠長上任,也喝跑不少要賬的人,也交了不少新朋友。
也正是這些信息,讓張副總的兩位領導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正因為以前靠張副總喝酒的絕技攻下了一個個堡壘,而恰恰牛廠長的前任,滴酒不沾,當時想了很多辦法,人家橫豎不吃,于是久攻不下,這不,企業的五十萬貨款一直成為企業領導的一塊心病。所以,企業黨政兩個一把手,在單位的小會議室秘密召見張副總,商議此次清欠的具體方法,主攻方向,和戰術運用等。由于事關重大,此事僅限三人知道,一切在絕對保密中進行著。覺得事情妥當后,為了避免人多嘴雜,此次行動只派張副總一人前往。他胸有成竹的答應兩位領導一定完成任務。
張副總到底哪來的那么大的把握呢?他真的有足夠的酒量嗎?其實他是滴酒不沾的。其實,他以往的喝酒,完全是靠祖傳的一個魔術絕活——蛟龍戲水去完成的。說到底,就是在腰部暗藏著一個膠囊,再連上一個膠管藏在脖子的隱蔽處,喝酒的時候全靠手疾眼快,讓人家感覺你確實在喝,其實酒都流進了膠囊里。張副總幾年來打破天下無敵手,就是靠他這嫻熟的技法從沒露出破綻。
牛廠長真是英雄愛英雄,他聽說張副總親自前來要賬不但沒覺得生氣,反而感到十分高興,因為他聽說張副總的酒量超群,終于遇到了對手。這天,牛廠長在一家星級酒店為張副總接風洗塵,賓主相見彼此寒暄后落座。
果然是山東大漢就是豪爽,他開板就唱:“我今天有幸與張總在這里以酒會友,請各位見證,還是老規矩,兩瓶二鍋頭,十二瓶啤酒,喝法,客隨主便。”話音剛落,早已有人把白酒倒進小碗,牛廠長毫不含糊一飲而盡,然后一句話也不說看著張副總。
張副總故意賣個關子,先是皺了皺眉頭,然后緊著鼻子也喝了下去。接連六碗,桌上的四瓶白酒已成了空瓶子。
“好!太好了!”牛廠長突然一嗓子,聲如洪鐘,把張副總嚇了一跳,他畢竟有些心虛。
“今天總算遇到對手了,好了,我說話算數,如果這十二瓶啤酒喝完,那五十萬一分也少不了你的!”
這話讓張副總頓時心花怒放,離勝利還有一步之遙了,他暗暗在心里嘀咕著:“老天保佑,千萬
別出什么差錯呀!”
接著啤酒大戰開始了,那張副總進展的還算順利,而那牛廠長簡直是往肚里倒啊!張副總從心里佩服牛廠長真是海量,同時又覺得自己有些不道德。
很快,雙方啤酒各剩一瓶了,二位相互對視一下都笑了,牛廠長仰脖開始向最后一瓶進軍,張副總正準備向最后勝利邁進的時候,他突然感到肚皮的位子有些濕涼的感覺,不好,他馬上意思到,一定是膠囊出現滲漏,這是他最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就剩一瓶了,總不能前功盡棄呀!想到這,他硬著頭皮把最后一瓶也消滅了,這下更糟糕了,剛才只是滲,這回變成了細流,開始順著褲腿往下淌,這讓別人一看就是尿褲子了,張副總不由的臉唰的一下紅到耳根,讓他一時感到無地自容。
此時,不知為何,牛廠長哈哈大笑,突然他照著張副總肚子拍了一下,這下那褲腿的流更大了。這下張副總真的蒙了,他胡亂想著,那牛廠長的笑,又照他肚子拍一下,這不明擺著嗎,人家什么都明白了,只是沒當眾揭穿他就是了。想到這,張副總決定說出實情,也許能取得人家的諒解。他湊近牛廠長低聲說:“實在對不起,我……”
牛廠長攔住他的話說:“咱們到此為止吧,其實我今天啥都明白了。”
走出酒店一股涼風吹來,張副總一下覺得褲腿里格外涼,他在不停地打著冷戰,與此同時,似乎感到心也涼透了。
第二天一早,牛廠長就來賓館看望張副總,他很神秘的說:“昨天我算徹底了解你了,也算服你了,我就相信那句話,酒品看人品,一點不假,昨天我看你喝酒臉紅時,我就覺得你這個人好交,再就是你寧愿喝的尿褲子,也要尊守諾言,說明你能舍命陪君子。其實,你具備這兩點就足夠了,所以,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說完,牛廠長把一張五十萬元的支票遞給了張副總。
張副總接過支票后心情十分復雜,先是感激,又覺得內疚,更覺得有些后怕,他情不自禁的把手里的支票握得更緊了……
供稿作者:李同雁,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王老蔫失盜(小小說)——李同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