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6日,國家信息中心與平安集團在北京簽署《關于加強信用信息共享的合作備忘錄》,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陳洪宛、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周民、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黃寶新、金融壹賬通副總經理兼首席創新官邱寒等出席簽約儀式。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推進力度持續加大。在國家發改委指導下,國家信息中心推進建設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歸集各類信用信息上百億條,向社會公眾提供信用信息公開應用“一站式”服務,形成了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公開和應用的“總樞紐”與“總窗口”。
平安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得益于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依靠自身不斷拼搏努力,從30年前公司創建時13人的隊伍,成長為擁有172萬員工和壽險銷售人員、1.66億客戶、4.36億互聯網用戶、靠科技創新驅動的綜合金融集團,市值及品牌居全球保險集團第1位。平安集團在自身業務實踐中深知,培育和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無論是對客戶、對社會還是對自身都利益攸關:一方面,平安集團嚴格依法合規經營,一貫愛護和珍視自身的誠信記錄;另一方面,在規范經營的同時始終承擔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探索實踐,積累了相關的專業經驗和資源。按照平安集團統一部署,其旗下金融壹賬通負責對接相關工作。金融壹賬通是平安集團致力打造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公司依托集團長期的金融科技積累和強大的專業技術團隊,基于人工智能、區塊鏈、云平臺以及生物識別等四大核心科技,打造了智能銷售方案、智能風控方案、智能產品方案、智能服務方案和智能運營方案五大利器,幫助金融機構、監管部門等客戶和組織全面提升獲客、風控、產品、客服、運營五大能力;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面,金融壹賬通整合了包括基礎設施、專業人才在內的相關資源和能力。
簽約標志著雙方在依法合規、保護隱私、保守商業秘密和保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過信息共享擴大在金融領域進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范圍,進一步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一方面,國家信息中心通過“信用中國”提供公共信用信息,可以發揮平安集團的規模優勢和輻射能力,在從事經營當中有效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減少逆向選擇和防范道德風險,并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從而充分擴大社會影響力;另一方面,平安集團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金融混業優勢以及專業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協助政府部門提高公共信用信息的利用水平,以此服務社會服務公眾,從而充分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中國平安與深圳市市場監管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