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中國石油東北銷售主動站在集團公司產業鏈整體價值最大化的高度,一體統籌保障產業鏈平穩高效運行,全力打造提質增效“增值版”,全年實現創效11.35億元,推動東部地區全產業鏈全面創效。
產銷一體協同,價值創造能力持續提升。服務產銷企業是大區公司的職責。東北銷售高站位推動產銷一體化運作,堅持“以銷定產、以產促銷”,加強產、運、銷各環節動態監控,從供應渠道穩定性、物流配送精準性和經濟性等方面發力,足額接收14家直屬煉化成品油資源,助力節費增效2.6億元,為保持煉廠最優生產負荷提供重要支撐;堅決執行銷售公司營銷政策,100%完成21家省區銷售公司汽柴油配置計劃,助力增效22.5億元,產業鏈始終平穩運行。推動倉儲一體化運行,探索發展共享經濟模式,培育產業鏈利益共同體意識,推進上下游倉儲設施一體化統籌共享共用,組織江西銷售、安徽銷售、江蘇銷售公司建立共商共建共享機制,持續盤活倉儲共享資源,倉儲設施一體化運作水平得到新提升,全年節省物流和倉儲費用3000余萬元。積極傳遞市場信息,引導煉化企業增產低凝柴油等高附加值產品,以實際行動服務“減油增特”業務,全年銷售低凝點柴油161萬噸,同比增加13.5萬噸。統籌推進航煤營銷,增強航煤營銷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銷售航煤同比增長8.4%,創歷年新高。
一張網布局,推動物流優化創效。把整體物流管理優化工作作為打造提質增效“增值版”的主攻領域。堅持以路徑最優、效率最高、費用最省為營運組織原則,成立公路配送管理中心和配送中心,打造“短流程、少環節、低成本、高效率”的運作模式,統籌開展成品油產業鏈從生產端到銷售終端全流程優化配送業務。根據公路配送區域資源特點、需求結構、物流條件和加油站分布等情況,提出增減主動配送庫的優化建議,擴大主動配送范圍,推動東部整體噸油運費同比下降17.3元,節約產業鏈成本達 8.6億元。以撫錦鄭管道投產運行為契機,充分研判投產后對東部地區市場整體資源的影響,研究運輸方式組合聯運策略,推行“一線三省”區域優化方案,在滿足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需求的基礎上,挖掘管道沿線儲運設施潛能精確數據監控分析,結合實際調整管輸方案,組織對物流系統、ERP系統結算流程進行模擬測試,及時打通系統結算流程,實現物流、商流、信息流全線貫通,推動轉輸量突破100萬噸,實現創效近1.3億元。推進華南地區資源配置和物流優化格局重構,打通惠州地區海鐵聯運新通道,有效平衡資源與市場,年降運費超5000萬元。
打出系列“組合拳”,股權企業治虧成效顯著。將股權企業虧損治理作為最好、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提質增效措施。針對虧損企業治理清單內的5家股權企業,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確保每家企業都能得到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成立5個專項工作小組,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強化落實,嚴格遵循“五個一”工作主線,將虧損治理納入年度考核體系,激發全員參與虧損治理的積極性,確保治理清單內的盈利企業能夠保持穩定發展,堅決防止返虧現象發生。深入剖析企業虧損的“病根”,準確分析和把握虧損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矛盾,針對性地制定一系列治虧扭虧措施,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在實現土地保值增值的同時助力存續企業扭虧。組織廣州中石油鴻業儲運有限公司深入開展市場調研,持續加大成本費用項目支出管控力度,通過實施人員“有進有出”的流動機制和收入“有高有低”的激勵機制,優化人員結構,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在確保股東方投資回報率基礎上,依法合規對8家控股公司油庫租賃收費標準做出合理調整,原處于虧損狀態的5家股權企業中已有4家實現盈利,1家完成控虧目標。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