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焦點網談”)謅議母乳喂養的內涵和外延(雜文)
文/李同雁
不知碰到了哪根神經,一下子想起了母乳喂養的問題,那就不妨順著這個話題說下去。
我對母乳喂養的一些粗淺概念源于妻子生孩子時我在醫院陪護的一段日子。那些日子里,先是好奇,后來又思前想后的想著生男生女的問題,也想到了母子的安危,總之,心里很糾結。待女兒呱呱墜地母子平安時,我心中的一塊石頭也隨之一塊兒落地了。仿佛在這個時候,我好像突然感到了——這醫院墻上到處都貼著有關優生優育知識的宣傳畫。此時,剛剛當了爸爸的我,一下覺得有了了解這方面知識的欲望了,尤其對母乳喂養的有關知識更為關切。那時我也就知道了母乳喂養的好處在于——它含有嬰兒身體需要的各種維生素,尤其母乳本身特有的一些成分中會使嬰兒增強免疫力,從而避免多種疾病的發生,這是其它動物乳制品無法替代的。所以,我那時就從心里暗暗祈禱,希望上帝保佑我孩子能吃到母親足夠的奶水,后來果然如愿。也許是女兒吃了母乳的緣故,在我的記憶中,女兒直到上學也沒住過醫院,于是,我從來都是母乳喂養的推崇者,而且那時我覺得除了天生母親沒有奶水的以外,其它人大多是這樣想的。
有時,社會的發展讓人變得聰明,但也能讓人變得發瘋。這些年我突然發現,國人中,一些家庭里出現了用動物奶品代替母乳喂養子女的新鮮事,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趨勢。據說,這是從西方國家學來的。起初我在想,既然是西方國家傳來的,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于是我查找了有關資料得知,西方國家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的是在一個時期內,由于人家的工作節奏快造成母親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孩子喂奶,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這陣風只在西方國家刮了十幾年,人家經過科學論證,覺得這樣做有很多弊端,所以目前西方國家已經很快糾正了這個問題。而我們那些追隨者們真的就有著那么一股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還在堅持著,而且效仿者日見增多。
我們不妨看看那些用動物奶替代母乳喂養的推崇者們的動機——怕給孩子喂奶破壞了自己那嫵媚的嬌容和窈窕淑女的身材。僅僅為了這些,幾乎葬送了以無私為標志的母親特有的形象,這不禁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發問——這還配做母親嗎?這簡直就是對‘母愛’二字的褻瀆!
當然,這樣的事是與那些工薪層、窮山溝是搭不上邊的,他們只顧的填飽肚子就不錯了,是沒有能力去趕這個時髦的。所以,有這些閑情逸致的只能是那些有錢的,或有權的人,因為,這只能是那些吃飽了撐的難受的人所為。例如一些白領階層的且有一定地位的人;一些富的流油的富婆們;一些權貴們。這些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有錢——當然也包括那些來路不明的錢。有時錢像魔方一樣讓人變得癡狂甚至變態,做出的事也是讓人感到云山霧罩不知所云。明明該做的事例如母乳喂養,這幾乎是天經地義的的事他們不去做,可偏偏在孩子需要戒奶的時候,他們會集夫妻之大成釀足了奶水,這回倒一下變得慷慨起來了,他們不惜代價的去喂養子女。接著展開了系列攻勢——入托上高價的——上小學進貴族學校——上中學進重點——念大學進名牌——找工作進機關。總之,不管你行不行,反正我有錢或有權鋪路,不行也得行。包括什么房子、車子、票子,滿足供應,甚至連孫子的房子都準備的一妥百妥。
這難道是好事嗎?其實,在我的周圍,我曾看到不少富二代,當父輩把用血汗換來的千萬產業交給他們的時候,他們覺得這錢來得容易,因此不懂得去珍惜,整天在極力的追求享受,甚至吸毒,不出幾年,這千萬家產就隨煙飄逝了,這樣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其實任何事情都有著它的自身規律,任何人都不要去輕易挑戰和破壞這個規律,否則你就要受到懲罰。正像栽種一棵樹苗一樣,明明是春、秋時節該做的事你非要在嚴冬去做,即使你水澆的再多,只能更加快它死亡的步伐。
其實,在這些方面,還是西方國家更開明一些,據說孩子長到十八周歲進入成年的時候,父母對兒女完全放開手讓他們自己去闖蕩,這樣的結果會使兒女們盡快的成長起來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有的父母寧愿在身后把自己的億萬資產交給國家也不愿意給子女繼承,因為他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女成為一個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寄生蟲。這些看似殘忍的做法其實充滿著大愛,也許這就是西方國家能盡快發展起來的秘訣吧。
其實,中國的這種惡習古來就有,所以才有了浪蕩公子之說。提起“水滸傳”里的高衙內,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他雖然手無縛雞之力,竟敢與八十萬禁軍教頭叫板,企圖搶占林沖之妻,那也是因為其父母后天奶水太足所致,才讓他狗膽包天。于是,各個朝代都有類似層出不窮的事例。咱不妨再把鏡頭拉的近一些,前些年發生的“陳曉蒙案”,他可謂惡貫滿盈,無惡不作,他就是依仗其父是個身居高位的領導干部,一次次獲得僥幸過關,最后,使他的罪行像滾雪球一樣,最終落個一命嗚呼的可悲下場。最近在網上一直傳的沸沸揚揚的李雙江之子李天一強奸案,追根尋源不也正是因為如此嗎?
由此可見,溺愛造成了子女不健康的心里,使他們變得四體不勤,狂妄自大,目無法紀,最終結果——樂觀的說是一個畸形變態無能之人,不客氣的說,他們離監獄的大門不會太遠了。但人們都希望奇跡的發生,只是這個奇跡微乎其微。
不可否認,完成這個宏大的溺愛工程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的,因此,即使是高官靠工資也很難完成這樣一個計劃,于是乎,那些意志不堅定的高官們或有權勢者,難免伸出了逾越法律底線的手。正如陳毅元帥說的那樣:“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這樣就有一個個的貪官不斷的涌現出來,試問:有幾個貪官不與孩子、票子有關呢?我還知道,有些低收入的家庭為了兒女的前途,不惜去蹬三輪車賺些血汗錢去為子女尋找門路,這的確是一種社會的悲哀,而那些接過這帶著血滴錢的貪官們此時又有何感想呢?難道你不覺得你的所作所為未免有些太殘忍了嗎?如此看來,這就不能不讓我們引起重視了,我所說的這個重視包括輿論氛圍和國家的有效措施的不斷完善和增強。
說到這了,似乎感到了錢的血腥味。其實,錢是無罪的,關鍵是花錢的人,只要錢來的正當,花的恰當,又何罪之有呢?筆者不敢誘導那些有錢人去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獻一些愛心,但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你們不要用金錢開路,干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因為你那樣會給正在建設的和諧社會里又制造了新的不公平競爭和不和諧的因素,也是公然藐視和踐踏國家的法律,這難道還不應該受到譴責嗎?!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李同雁,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截取使用。
上一篇:網談:營口市主干道中央數里長的“牛皮癬”倒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