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蓋州南部被稱作為亞洲金字塔的石棚山下,在二臺鄉中心村,有一位村支部書記——劉傳榮
為群眾辦實事的村支書劉傳榮


本網訊(于學忠) 在蓋州南部被稱作為“亞洲金字塔”的石棚山下,在二臺鄉中心村,有一位村支部書記——劉傳榮。上任當初劉傳榮表態,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后,就要讓村里的環境徹底改變,讓村集體收入翻幾番。
近年來,為了村上的道路建設,他用青春和汗水圓了他自己的夢,也圓了全村人民一個夢。
中心村是一個“四村合一”的行政村,2003年由原腰溝村、苗店村、北泉村并入中心村。同時,是一個果品多樣化為一體的生產、銷售農副產品的自然村。
腰溝組,是一個人多山多地少的貧困村,50%的農戶生活水平仍處于溫飽狀態。“要致富,先修路”,修建一條進村水泥路,是劉傳榮長期以來的心愿。
2008年10月底,在中心村腰溝居民組一條從九寨鎮東房身村至該組長達2.3公里、寬4米的水泥路竣工通車。腰溝組村民歡欣鼓舞,個個喜氣洋洋:“我們山里人56年來幾輩子人做夢都沒想到的事,在劉傳榮為首的村委會干部的帶領下,終于實現了!”
劉傳榮時常提醒自己,要給百姓當官,就為百姓辦事。
今年,二臺鄉在新一屆黨委、政府把公路改造建設工程納入了鄉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在上級相關單位和部門以及多方努力下,二臺鄉公路改造工程進行砂改油硬化改造時,劉傳榮心動了,他在村民代表會議上提出,從馬石寨村到北泉村民組修建一條長1.3公里的水泥路。可代表們紛紛質疑:修這條水泥路,要幾十萬資金,資金從何而來?但劉傳榮認為:沒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他積極向上級黨委、政府爭取立項改造,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可經預算,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劉傳榮并沒有畏懼,他親自跑關系、拉贊助……。同時,又積極發動村民進行自籌資金。蒼天不負有心人,公路改造資金終于全部籌集到位。
劉傳榮說,村街發展好不好、村民生活富不富,關鍵在黨支部一班人。
46歲的村民代表房春玲大姐對筆者說:“從9月28日開始修建,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把資金用在刀刃上,劉傳榮村支書親力親為日日堅守在工地上,直到10月7日工程竣工前一天才離開。同時,不間斷來查看道路‘養生’的維護質量;我們感謝這樣干實事的村支書!”
49歲朱洪林大哥開著一輛滿載果品的農用三輪車一路駛來,停下后、語重心長地跟我們聊了起來:“以前村路低洼不平不好走,陰天下雨成為‘老大難’;每逢金秋時節,甚至連水果經銷商都不愿意往村里進,現在道路修好了,今秋大幅度提升了我們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增強了果品市場的競爭力,從而使北泉農民收入穩步提高。劉書記帶領我們農民走向致富的春天!”
讓農業綠起來,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近年來,村“兩委”班子積極引導村民發展多種經營,組織富余勞動力外出打工,扶持和建立了中心村北泉組第一家溫室大棚綠色水果產品基地,油桃、葡萄等果品在東北三省農貿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中心村已有溫室大棚800多座,每座均增收35000元,成為中心村擴大增收渠道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如今,行走在中心村的各條道路上,令人心曠神怡。孩子們在大人的看護下,愉悅地玩起了滑輪;老人們聚在路邊高興地嘮著家常……硬化工程實現了晴天、雨天都能通車,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一幅統籌城鄉發展,扎實推進新新農村建設的絢麗畫卷正在二臺鄉中心村鋪開、舒展。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劉傳榮深感肩負的擔子有點沉。為了新農村建設提升幸福指數,有了鄉黨委、政府的支持,有了農民兄弟的信賴,他堅信帶領農民兄弟致富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相關熱詞搜索:群眾 辦實事 村支書
上一篇:追夢音樂人---“北韓”
下一篇:蓋州:村支書張廣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