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東城辦事處巴嶺村村支書張廣揚的信念

形容生活越來越好,大家常用“芝麻開花節節高”這句話,但對于東城辦事處巴嶺村的610戶、2200多村民來講,他們更喜歡用“向太陽”來比喻。追根溯源,還得從村黨支部書記張廣揚說起。
2010年村上換屆,張廣揚開始擔任巴嶺村黨支部書記一職。“作為村里的領頭人,要為老百姓干點實事,才對得起大家對你的一片信任。”張廣揚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面臨全村環境面貌差、村民收入低等諸多問題,當時“村集體沒錢?。?rdquo;守著“窮家”過日子,張廣揚能虧的只有自己。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讓村集體富起來,村民腰包鼓起來;進村入戶,開展調查研究,面對土地流轉了,“失地”農民如何實現增收,又成為擺在村兩委班子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張廣揚積極動員群眾發展“短、平、快”勞務產業,讓“失地”的農戶成為有穩定收入的“產業工人”,經過他多次苦口婆心地宣傳和引導,近幾年帶動周邊地區在外務工人員超過百余人,僅巴嶺村輸轉出的60人,當年就拿回了70多萬元,人均收入近萬元,實現了百姓增收的新局面。
“只要是涉及老百姓發展利益的事情,他就是個急性子,有時候我們幾個都要被他拽著鼻子往前跑,因為他總要把事情辦好了心里才踏實。”說起張廣揚的“急性子”,聯村包片領導深有體會。
現年60歲的三組村民金紹民介紹說:“近年來,張廣揚為了村民群眾打井、修路、助學、辦實事、做好事、事關群眾利益,事關村民和諧;他總是‘跑在頭、沖在前’,加深與村民大眾的感情。”
巴嶺村臨近山區,缺水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今,巴嶺村6個村民組8500延長米自來水管網工程全覆蓋,既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又提高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效率。
據了解,從9月20日開始施工,新修的10000延長米村路的平基工作已經完成,目前完成水泥路面4米寬,大約1000延長米,預計整個工程10月20日全部竣工;張廣揚對父老鄉親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情為民所系,真心實意為村民群眾排憂解難。他作為一名基層村官,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無論是大事、還是小情,只要他聽到群眾的呼聲,立即組織相關人員深入現場抓好落實。與此同時,他還積極爭取上級“一事一議”政策的支持,準備在村內籌建350平方米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廣場,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沒有他就沒有我們村今天這個樣子!”“他是我們的主心骨,村黨支部書記這個位置有他,我們放心!”……說起張廣揚,村里的人無不嘖嘖稱贊。特別是巴嶺村村委會班子是兩屆連選連任,他都是高票當選。這在巴嶺村的歷史上是沒有的。
提起張廣揚,這是因為他做事從不張揚,更不愿意讓別人宣傳他。多年來,他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著每一個村民,凡是熟悉他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稱之為“是個名副其實的好人”,而熟知他的老百姓,都說他“是個好官啊”。
修路現場,張廣揚微笑地對筆者說:“今年我們村已經例會申報,準備安裝80盞太陽能路燈,現在已經量線。我們計劃再用3年的時間,讓全村的老百姓圓‘幸福夢’,過上比城里人更好的生活。”
張廣揚正是靠著一身正氣,清政廉潔的模范行動,逐步地把村民的心都凝聚到脫貧致富奔小康上來。未來充滿了希望,張廣揚說到自己的信念就是:“在辦事處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父老鄉親不過上幸福生活,我決不甘心。”
于學忠
相關熱詞搜索:村支書 張廣揚
上一篇:蓋州:為群眾辦實事的村支書劉傳榮
下一篇:一航局一公司:“團隊塑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