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京劇,吊嗓子,身體棒,吃飯香”。在永安社區“永安小吃”店里,清唱、掌聲、喝彩聲、器樂聲此起彼伏,現場的觀眾沉浸在《趙氏孤兒》﹝漢調﹞悲歡離合的劇情里,陶醉于老黃的一板一眼的唱腔中。連很多本來不懂京劇的客人聽完整場演出后,也紛紛表示,京劇真不愧是“國粹”,老黃的一招一式,抑揚頓挫都別有一番風味,喜怒哀樂的一切情感,哪怕是一瞬間的情緒變化都在這京胡京韻中宣泄的淋漓盡致。
現年44歲的黃勇夫妻二人苦心經營“永安小吃”這個小店。閑暇之余,酷愛京劇多年已久的他,時常召集身邊的好友戲迷歡聚一堂,獻上一頓豐盛的“流水宴”。
黃勇說,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包含了很多儒家思想,包含了忠、孝、節、義,從中可以窺探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2003年首屆中國紅梅戲曲大賽紅梅大獎獲得者,現為沈陽師范大學附屬藝術學校副教授——崔立剛,曾經是他兒時的伙伴……
黃勇對京劇情有獨鐘。對我們京劇戲迷來說,京劇這項愛好不是唱一兩天,要唱一輩子。
近年來,在蓋州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的同時,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他們對于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蓋州市委、市政府從群眾的迫切需求出發,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各種文化場館的修建,各項鼓勵政策的出臺,如今的蓋州,百姓業余文化生活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到處都有戲迷協會的身影,到處都有票友唱戲的聲音。作為蓋州市曲藝家協會的一員,希望團體在不斷地發展、壯大;與此同時,努力提高著自身的演出水平,為傳承曲藝藝術做貢獻。
京劇,還是要好好傳承下去。在采訪的過程中,不少京劇戲迷們表達了同樣的愿望。
正如黃勇表示的那樣,京劇要發展,從娃娃抓起、從青年人抓起,是很有道理的。不過,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熏陶、長期的培養。蓋州本身有這樣一片土壤、這樣一種氛圍,目前,蓋州市曲藝家協會正籌備各項活動的舉辦大大促進了文化強市的建設,也使這種氛圍更加濃厚,這對京劇的發展大有裨益。“我們民間京劇人也應該把前輩的藝術經典繼續繼承下來,傳承下去,使京劇真正地發揚光大。希望廣大戲迷們經得起磨練,耐得住寂寞。希望蓋州的廣大戲迷多多支持京劇的發展,我們也會創作更好、更多的劇目,讓京劇走進百姓心中。”在采訪結束時,黃勇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