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寄語(之二)
—關于幸福的話題
華 南
主持人:沒討論之前,先講一個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天使百合”。從前,有一個叫哈里的巴格達國王,他40余年都富有強大,于是他感到很不幸福,他天天都在尋在幸福;在波扎小村有個乞丐,窮得饑腸終日、衣不遮體。他也覺得不幸福,天天想過國王哈里那樣的幸福生活。一天,上帝派來兩個天使,交給她們一枝百合的球莖,讓她倆測量好波扎與哈里國王宮殿的距離之后,在兩地中間種植下百合花。一切照辦之后,天使便通知波扎乞丐與國王哈里在種植百合花處會見。波扎乞丐與國王哈里沿著路線走到了種植百合花的地方(天使百合站),當二人談得都感到極其幸福的時候,百合花開了,碩大的綠葉與花朵簇擁著他倆,她倆都覺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示是什么?還是請“北方”與“南方”對話,但是,這次的稱謂有變化,因為“北方”與“南方”結婚了,上次她倆的愛稱是“大北熊”、“小南咪”,好,那就請“大北熊”、“小南咪”對話吧。
大北熊:這是關于幸福感指數的討論,故事中的“天使百合站”,就是最幸福的地方。窮,不會幸福,因為饑餓中的一對情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接吻,而是面包;這就是說物質是第一性的。我們東北有一句父輩留下的話:“三畝地一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沒有“三畝地一頭牛”(物質的),就沒有孩子老婆樂悠悠。男人的第一責任是首先搞到“三畝地一頭牛”。幸福,也絕不是說越富有就越幸福,富有之巔,是生產寂寞、孤獨、自私、郁郁的地方,因此,國王哈里從富有之巔往回走,去尋找“天使百合站”是必然的;“天使百合站”不一定像兩位天使測量的那樣,一定在波扎乞丐住處與哈里國王宮殿的中間,故事只是給你一個大概念——幸福不在極貧與極富的兩個極端。要懂得、學會從兩個極端向中間走,走到那個最適合你的“天使百合站”你就停下來即可。
主持人:窮,知進取、肯付出、能堅持,有幸福;擁有了,知足是幸福;再擁有,知道給予是幸福;大富、大愛,知道為自己叫停最幸福,其叫停的地方就是“天使百合站”——最適合你的“天使百合站”。你要用審視的目光瞄著這個“天使百合站” ,其幸福指數才是最高的。最成功的人,是最有成就的人,但不一定各個都是最幸福的人。比如,波扎乞丐通過拼搏走到“天使百合站”(已經擁有足夠享受的5000萬元),他還不給自己叫停,還想賺下一個5000萬元、再一個5000萬元……那只能說他此刻追求的不是幸福,是成功,而不是幸福,因為讓生活幸福不需要那么多錢,但是。要說清楚的是,你想追求成功,那是一種目標、一種社會責任、一種體現自身價值的愿望,因此,你就不要抱怨,而是要甘心承受這一切……
小南咪:非常同意并贊賞主持人的觀點。正像主持人說的那樣,“知足是幸福;再擁有,知道給予是幸福”。
這也讓我想起一個故事:一位國王覺得自己不幸福,命令手下的人去尋找最幸福的人,“微臣”們四處奔波也找不到最幸福的人,一日,“微臣”們在田間地頭發現一位農民,邊耕作邊唱歌,非常快樂,“微臣”們上前便問:你是不是最幸福的人,農民說:我是最幸福的人。你為什么感到最幸福呢?農民回答:其實,以前我也覺得不幸福,原因是我沒有鞋穿,我一看到別人穿鞋,我就羨慕、自卑、怨自己無能。后來,我在集上,看到一個人不是沒鞋穿,而是雙腳都沒有了……我想,我雖然沒有鞋,但我比沒有雙腳的人強多了,所以,從那以后我一直非常幸福快樂!
懂得知足是能獲得幸福的人 。人世間最富有的是誰?不是卡洛斯、不是比爾蓋茨、更不是李嘉誠,是最知足的人!走到一個適合你的“天使百合站”一定要不失時機地喊:就在這個“天使百合站”給我停下來!
“再擁有,知道給予是幸福”,我贊成這一觀點。如果我有四個面包時,一個備用,一個自己吃,一個給人,一個換一束水仙花。于是我擁有的是自己的溫飽、助人的快樂、春天的期盼,難道不富有嗎?不幸福嗎?
主持人:這次對話只是圍繞如何把握幸福的大理念展開的,下一節細化到會選擇是幸福、被信任最幸福、能把苦日子過甜,把富日子過平是幸福、懂得珍惜也幸福等話題,展開對話。
愛情寄語之一發表于2016 年 11 月 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