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蜜桃av一区精品变态类天堂_91福利专区_半支烟国语版在线观看_啊啊啊啊亚洲_2021国产精品_亚洲黄色的

首頁 > 精彩資訊 > 青青橄欖 > 正文

行者無疆——畫家劉文遠文化藝術生涯散記

一 帆

分享到:
2018-03-26 07:06:00   來源:營口之窗   點擊:

行者無疆

——畫家劉文遠文化藝術生涯散記
一帆


畫家劉文遠在遼河源考察途中

大遼河在入海前拐了一個大彎,孕育了號稱世界第二大濕地的遼濱葦場。素有“小天津”之稱的營口,就座落在遼河南岸。畫家劉文遠 生于斯長于斯,也從這里揚帆遠航。

大  遼  河  水  悠  悠  情

劉文遠1948年在營口市解放戰爭的隆隆炮聲中誕生,伴隨著共和國的腳步成長。他在家里排行最小。六歲喪父,是在母親及哥哥姐姐的養育影響下 長大成人。盡管長身體時挨餓,求知識時文革,要工作時上山下鄉……但還是能在人生的一個個階段努力拼搏。1972年他從營口市師范美術班畢業留校,便開始了他一生從事美術教育+創作的生涯。

做為教師,他在2004年被團中央和文化部評為全國青少年宮優秀教 師。今天在這里,我們要認識的是他 作為畫家的五彩斑斕的藝術創作生活。1986年年底,在即將結束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二年學習,作全國藝術考察時,他懷揣李浴先生的《中國美術史綱》,探訪了許多民族民間的藝術寶庫:云崗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渾源懸空寺、應縣木塔、柳灣彩陶中心、西安碑林、南陽漢畫像石館……那一處處一件件,或雄渾或精美的民族藝術瑰寶,讓他立下了一生的宏愿:讀書,行路,作畫。

1987年他參與了營口市文聯組織的藝術家“遼河源藝術考察”,騎自行車歷時一個月,對遼河源頭及其流域的風土民情考察寫生。回來創作了油畫《祖孫情》等。大遼河的悠悠流水,蘆葦蕩的萬傾波濤時刻撥動著劉文遠的創作激情,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創作了蘆葦系列,《銀色世界》參加了遼寧第一屆油畫展,被遼寧畫報發表。《夢幻》參加中國現代油畫展赴新加坡展出,被收藏。之后,他與著名畫家劉文進先生、劉潮先生合作,創作了大型壁畫《遼海傳說》。

青  藏  高  原  的  呼  喚

1986年末劉文遠做全國藝術考察時,從敦煌下來已經到了格爾木,但因經費不足,未敢貿然入藏。但從格爾木到塔爾寺一路上藏民的形象深深打動了他:一定要去拉薩!一定要走遍藏區!!

1994年金秋,劉文遠與青年畫家張周結伴,從青藏線進,從新藏線出,經西寧-格爾木-拉薩-日喀則-阿里-普蘭-和田-塔什庫爾干-喀什-烏魯木齊,有道是:阿里是西藏的西藏,不去阿里不算到西藏。這次高原之行,讓他收獲滿滿。回來后創作了《雪域》、《老屋》、《奶茶飄香》等一批作品,并一發而不可收。

2000年劉文遠與妻子去青海海南州和日寺考察,和日寺有全藏區最大的瑪尼石堆。去時正值瑪尼石堆整理修葺,經寺院同意,他們拓了很多石經拓片,這些大藏經文字后來被用在畫面上。到深圳后,當地政府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組織了24名畫家沿著紅軍長征路線,“回望長征路”寫生創作。劉文遠參加了從麗江石鼓鎮渡金沙江,經雪山草地到松潘川西藏區這一段,這是當年紅軍經歷最艱難的一段路。雖然金沙江邊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鏖戰,雪山草地也沒有了往昔的肆虐,當畫筆在和岷山靜靜對話的時候,當胸腔因高原缺氧而劇烈喘息的時候,畫家們的心靈時刻被七十年前那場人類戰爭史上最偉大卓絕的軍事行動而撞擊!回來后,集結出了畫冊,做了專題展覽。

07年他再次去了西藏,這次重點去了藏北草原那曲鄉,藏民心底里的善良與豪放,酥油茶和糌巴的醇香,康巴漢子皮袍子上的油漬,催生了《我的大草原》、《羌塘漢子》、《姐妹》等作品。08年的藏歷新年,劉文遠又踏上了甘南藏區的土地,拉卜楞寺曬佛節的盛大場面,讓他創作出了《藏族儀仗隊員》、《春》、《新生》等作品,這些作品參加了“大芬油畫家十人作品展”,有多幅作品被藝術機構和公司收藏。

不  辭  長  作  嶺  南  人

2005年春天,中國改革開放的南大門—深圳傳來了魯美同學蔣慶北的呼喚,劉文遠同李鐵香、吳靜雨、李明幾位同學立刻齊聚那里。當時正值深圳面臨經濟轉型,大芬油畫產業也要升級,從單純接單批量加工到原創轉型。各級政府對從全國來的原創畫家極為重視,在南嶺村改造了一棟畫家創作基地,優惠租賃給畫家。同時,在大芬建一流的美術館和公寓,并不斷地組織畫家去各地寫生,如粵東閩西客家圍屋寫生,海南島黎寨寫生,井岡山革命老區寫生等,每次活動都要出畫冊,辦畫展,搞義賣,為貧困山區的學校孩子捐助。他的油畫《生生不息》獲得了捐助獎。08年汶川大地震,他的作品《永恒》為災區義賣捐款。在深圳的幾年,由于政府大力提倡文化產業,畫家的原創作品能及時得到市場的認可和回報,所以這一畫家群體非常活躍,難怪劉文遠在一年春聯上這樣寫下:“嶺南南嶺嶺嶺秀,家客客家家家春。”

此  心  安  處  是  吾  鄉

古代先賢提出一個哲學命題: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后來后期印象派畫家高庚把這一命題畫到畫中,成為后世畫家熟知和積極踐行的法則。劉文遠的行動軌跡也越來越大,越來越遠。07年深圳龍崗區政府就曾組織了畫家的作品到美國去展覽,劉文遠的《高原之舞》和《雪魂》就在其中。08年他的油畫《我的太陽》、《守望者》、《姐妹》等作品在澳大利亞悉尼皇家展會上被收藏。2011年他的油畫《牧場春秋》、《遙望圣山》等六幅作品參加新西蘭中國美術家協會提名展。2013年他的油畫《小卓瑪》、《關東漢子》二幅作品在紐約參加海外華人美術家協會聯展,被收藏,也成為該協會理事。前不久,他的油畫《爭鳴》參加了海外華人美術家協會中國(北京)首屆“創世紀”藝術大展。 

畫家劉文遠不愧是行者。早年他登泰山、華山、黃山、峨眉山、昆侖山;朝曲阜、永樂宮、布達拉宮、大昭寺;探龍門、云崗、莫高窟、古格王國;游半坡、秦坑、柳灣、茂陵、……從青海湖畔到江南水鄉,從白山黑水到長江三峽,從八百里秦川到苗鄉侗寨,從科爾沁草原到青藏高原,他走遍了中國的山山水水,有字書無字書,走到哪里讀到哪里;風景畫人物畫,走到哪里畫到哪里。近十年,劉文遠行走于國內國外,其作品被中國及港澳臺地區、新加坡、印尼、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個人及機構收藏。

愿畫家劉文遠行者無疆。一并贈詩人汪國真的詩共勉:世上"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油畫《夢幻》


油畫《雪域》


油畫《奶茶飄香》


油畫  《醉春風》


油畫《我的太陽》


油畫《姐妹》

 

劉文遠與著名畫家劉文進(六兄)在營口老街。


劉文遠與朋友在西藏阿里神山岡仁布欽峰前。


劉文遠與畫家蔣慶北、李鐵香、馬英良在“回望長征路”上。


劉文遠在諾爾蓋草地寫生。


劉文遠與藏族婦女在一起。


油畫《我的大草原》。


油畫《進城》。


油畫《新生》。


油畫《守望者》。


油畫《圣光》。


兒子劉汀與澳大利亞收藏家在悉尼皇家展會上。


油畫《藏族婦女》。


劉文遠在海南島寫生。


劉文遠在奧克蘭北岸市街頭畫畫。


劉文遠在著名畫家曹俊先生家里。


劉文遠同海外華人美術家協會主席楊億先生在一起。


劉文遠在紐約時報廣場。


油畫《爭鳴》。


油畫《銀色世界》。


油畫《定居》。

(營口之窗“青青橄欖”書畫專欄特稿) 

相關熱詞搜索:散記 文化藝術 行者

上一篇:致敬女神——寫給2018年“三八婦女節”
下一篇:美的開拓者:凡兒琢坊畫室創辦者畫家王海燕散記

青青橄欖
序言
    《青青橄欖》專欄序言
      我們之所以稱其為《青青橄欖》專欄,是因為橄欖的別名分別是青果、諫果、 忠果 、 福果。 稱青果,是因為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性平,味甘、澀、酸。清熱,利咽,生津,解毒。其青又同情諧音。稱諫果,因初吃時味澀,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無窮,比喻忠諫之言。稱忠果,是勸人忠誠老實。稱為"福果",是海外華僑起名,以表達眷戀之情、祝福之意。
      因此,期望廣大作者,在本專欄撰寫昨天的“橄欖”,言其心、述其情、諫其言、守其愛、祝其福,以饗讀者。
    青青橄欖《讀·析·悟》專欄序言
      為拓展文學視野,本編輯部在青青橄欖開設《讀·析·悟》專欄。歡迎廣大讀者撰寫如下內容的稿件
      1 讀書鑒賞與分析
      2 影視劇觀后
      3《青青橄欖》發表的文章分析、點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海安县| 镇安县| 乾安县| 广丰县| 陵水| 安化县| 堆龙德庆县| 昔阳县| 治县。| 桑日县| 台北市| 高碑店市| 通城县| 墨竹工卡县| 抚顺市| 潢川县| 乐昌市| 烟台市| 塔河县| 平陆县| 新乐市| 广平县| 宕昌县| 宣汉县| 莲花县| 东台市| 鹿泉市| 犍为县| 辽宁省| 红河县| 鲁山县| 曲水县| 舒城县| 庄浪县| 六安市| 永福县| 年辖:市辖区| 磐安县| 咸丰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