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青青橄欖”)寄語“咫尺天涯”
——元宵佳節隨筆
樺楠
哲人說:心若有情,天涯也咫尺,心若無意,咫尺也天涯。
但今年元宵節有一種現象,卻與哲人所談不同,而是“心有真情,咫尺也天涯!
疫情放開后,兒女“陽”了,父母卻沒“陽”,為了保證父母的安全,極不情愿地選擇便是隔離,尤其是過除夕夜也要隔離!
有很多家庭不僅同在一個城市,甚至是同居一個小區、一棟樓,也不能隨意走動……除夕夜,通過微信視頻給父母拜年時,顫抖的酒杯里,有兒孫的忠孝,有長輩們的慈愛,更有歲月過往中難忘的回憶……
有人把這種情感稱之為“咫尺天涯”現象——為了彌補這種感情上的缺陷,父母及兒女選擇了在元宵節相聚,并決定把元宵節當大年三十過!
這種現象,似烈火冶煉了兒孫們的忠孝善德;也深深感動了父母一生為家的善美之心。
但靜下心來,大家都認為這種真感情是一種美,是一種傳統的文化美。如果把這種美拓展到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世間,讓每個人都去珍惜這份真感情,那世界是何等的美好?
《廣州日報》曾發表一篇感人之深的報道:武昌工學院的大學生袁松齡因為家庭極度貧困,執意辦理了退學手續,返鄉打工。和她同年級同專業不同班的李秋雨知曉此事后,和家人決定匿名捐助袁松齡學費,幫袁松齡重返校園。這些年來兩人雖從未相認,袁松齡卻一直在尋找恩人,每年都會寫一封沒有收件人的感謝信;李秋雨也默默關注著袁松齡,為她爭取助學金而奔走,也曾為她的自卑而擔憂。(相見口難開)
匿名捐助的同學李秋雨就是把愛拓展到不是血緣關系中的良德之人!這種咫尺天涯的善舉,讓人相信:做人不白做!更讓人生中有了一個充滿暖陽的生活信條:世界上有一種東西越分越少,那就是金錢;而越分越多的是友誼和真情:一個人如果有一個痛苦,但是你遇上了一個真朋友,你的一個痛苦就會變成了半個痛苦;如果一個人有一個幸福,可是你有100個朋友、1000個朋友、10000個朋友時,你的一個幸福就變成了100個幸福,1000個幸福,10000個幸福!
詩人泰戈爾的詩句更是啟迪心智:“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關愛你的我,就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
李健創作《傳奇》的歌詞如是說:“寧愿用一生等待你的發現,我一直在你身邊,從未走遠……”
詩人和作曲家在愛的層面解析了“咫尺天涯”的高貴。這種高貴,有時讓人不敢相信。但這種高貴都是從愛的自我認知起步的:拓展大愛,把至善視為一種幸福。
有了這種“認知”才能把“賣湯圓,賣湯圓,吃了湯圓,就團圓”的祝福融入“崇德向善的主旋”,以凈化塵世的虛假。
把元宵節當做除夕夜來過的“咫尺天涯”現象告知人們:你的道德與文化修為能升華到像對待自己親生父母那樣對待尊長、能像對待親兄妹那樣無私盡力,那么,生命的原野上,被善開拓的美,將會世世代代無休止的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年的習俗儀式與儀式感
下一篇:人月圓?轱轆體藏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