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兒時的記憶
——營口四中
作者:趙志祥
序言:我們都經歷過中學時代,往往憶起那時的一幕幕,難忘同學,感恩老師。中學生活是我們人生的重要一頁,暮年的我再次回想起初中生活,以詩記之,也許能引起你對中學生活的共嗚?
營口第四中學是我的母校
當年在家鄉很有名望
它的前身是建于民國八年的海口醫院
一排排特殊樣式的水泥罩面平房
還有一座紅磚小樓也很別致異樣
后改作四中學校書聲朗朗
它坐北朝南 門前是寬敞的土操場
校門西南還有一個小操場
校門兩旁是不高的紅磚墻
靠著磚墻栽著綠樹一長趟
從校門進入 兩旁是修剪整齊的榆樹墻
樹墻西側的教室就是原海口醫院舊房
樹墻東側是教師宿舍 校辦工廠
辦公室在校內東北角一座小樓房
校長室的水磨地面上鑲嵌著一面青天白日旗
那是國民黨統治時留下的跡象
北校墻外就是大遼河滾滾流淌
當年“四中”有很強的師資力量
趙繼元當主任 鮑世勤任校長
陳連貴 劉維彬先后教我們語文
盧自治 張連厚先后教幾何 教代數趙立剛
李長順教政治 教歷史郎振聲
地理課 由楊友奎老先生上
物理 化學課分別由肖玉和 白福海擔當
體育健將王乃賓教體育 他撐竿跳全市最棒
肖明大教音樂 陳育喆教美術
當時不開設外語課
各科老師講課都很“叫響” 深受學生們贊揚
各科成績都排在全市前列
尤其是數學 歷史 在全市最有聲望
我的班主任先后是趙立剛 郎振聲
教育學生循循善誘 嚴格慈祥
無論學生如何頑皮 老師從不發火
學生心悅誠服接受老師教導 語重心長
師生關系十分融洽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讀初一時 學校組織大煉鋼鐵
我們用大馬車拉礦石
趙立剛老師在中間“駕轅” 我們簇擁在馬車兩旁
上坡時 我們一擁而上
趙老師高喊“毛了!毛了!要穩當,穩當!”
班主任郎老師曾向我們講:
班集體就像一個大樂隊
聽從統一指揮才能發出和諧音響
演奏出美妙動聽的樂章
教育我們遵循規章 班集體健康向上
德智體全面發展 老師為我們做出榜樣
郎振聲老師進京受到毛主席接見
王欣文老師也曾光榮進京 二位老師都在天安門照了相……
老師們很愛好體育 幾乎每天中午都打籃球在小操場
有時還同學生隊進行較量
我印象最深的老師 遠投手郎振聲 盧自治籃板王 飛毛腿李克康
他們在球場上叱咤風云 球技擅長
老師中的乒乓高手 王欣文 郎振聲 趙立剛
球技十分精彩 我們一個勁兒鼓掌
學校門前大操場 冬天澆成滑冰場
體育開設滑冰課 考試用分來衡量
最吸引我們的 是滑冰健將趙立剛
他滑姿優美 瀟灑大方
我們十分羨慕 動作經常向他模仿
我現在滑冰還能燕式飛翔 當年深受趙老師影響
學校還組織我們乘帆船到西部老飛機場
撿回一船船紅磚建起校辦工廠
學校掛鉤單位是營口絕緣廠
我們每周一次在校辦工廠刷云母紙
學校還組織我們學農下鄉
記得有一次到盤山農村 步行了大半個晚上
走路眼皮直打架 身子也打晃
到農村薅草 移苗 又插秧……
如今 我孫子已經讀了高中
我上中學時的一幕幕還清晰不忘…
供稿作者:趙志祥,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截取使用。
上一篇:從肥?胖?瘦?度引發的故事
下一篇:閱讀《鄰家的八塊的確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