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兒時的記憶——營口“大官塘”
作者 趙志祥
序言:你會知道營口有鏡湖、南湖、明湖、森林公園湖、楞嚴禪寺公園湖 、人民公園湖 ,可你知道營口西部原來有個“大官塘”嗎?當年它可比那些湖還享有盛名。你想知道嗎?請看:
營口“大官塘”
位于原第二中學東邊
離我讀書的“前進小學”不遠
后來圈在電火花機床廠院內
老營口人還記得它的從前
我小時也到過“大官塘”周邊去玩
但不敢太靠前
我聽大人們說
大官塘多是陡坡
年年有人在這里被淹
我記得大官塘很大
近乎淺綠色的水面
大官塘的水比較臟
靠近它 覺得有異味往鼻孔里鉆
每到冬天,塘水結成冰面
也有人在冰面上玩
我長大后
才知道“大官塘”的來歷
營口當年飲水很困難
清光緒初年
由官方組織百姓出資出力
人工挖掘出坑塘 挺大的方圓
這便是“大官塘”名稱的來源
大官塘南北走向 狀呈長圓
約三、四米深 八百米左右周邊
四周筑高約一米的土堤
以減少雜物污水進入水塘里邊
春秋季節 人們借遼河漲潮時間
把遼河水從潮溝引入大官塘
再加之雨水自然澄清
便成為人們的飲用水源
大官塘里還有魚蝦
會不時地浮出水面
人們在水塘邊沿 架設木樁小橋
直接伸入水塘里面
以供人們挑水方便
每逢早春之際 每戶便出人修塘清淤
清光緒十年(1884年)
清軍將領左寶貴 駐營督修西炮臺
官兵與百姓共同挖掘 清淤大官塘
大官塘得到擴展
軍隊和百姓用水得以方便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
大官塘歸屬新成立的商務總會所管
商會組織商戶籌款 并向百姓募捐
以做清淤挖塘之用錢
由于風刮塵土 污泥濁水
敗葉枯草 塘水嚴重污染
后來 官商從田莊臺
用船運來淡水出賣
有錢人家飲用水得以改善
一般市民無錢買水
仍飲用大官塘水 做菜做飯
民國二十年(1931年)
九一八事變后 大官塘再無人管
還有人往塘內傾倒垃圾
很少有人再以此塘水做飲用水源
只能飲用其它坑塘水 自行方便
20世紀50年代
人民政府關心人民的飲水衛生
逐漸為市民安裝了自來水管
大官塘逐漸被垃圾廢物填平
“大官塘”已成為營口的又一“史篇”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趙志祥,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兒時的記憶——跳跳箱 騎“毛驢”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