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憶父親》
一一記我和父親的一次書信往來
作者/呂家書
記得那是1972年的中秋節,我們家由農村返城了(”走五七道路”),趕上當知青的哥哥和妹妹也回家探親,我們家可是有幾年沒有團聚了,聽到這個消息后我心里那個高興勁呀就甭提了,恨不得馬上就能回家。可是,當我向大隊提出申請時卻沒能得到批準,原因是當時我正以大隊赤腳醫生的身份參加公社醫院的培訓呢,機會難得,不能錯過,在權衡利弊情況下,我決定給父親寫封信,爭求一下他的意見。信中還流露出想家情緒,并引用了唐.王維的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
父親很快就給我回信了,信中肯定我二件事,一是學習上有進步,插隊不忘學知識,唐詩引用的很恰當。第二件事是,你能被大隊選為赤腳醫生,說明村里領導和群眾很信任你,還給你培訓的機會,你一定要把握住、珍惜難得的機會。父親還從醫學角度給我講實踐出真知,臨床經驗要從實踐中積累。
父親的回信給了我極大的鼓舞,隨后又寄給我一些醫學小冊子和一套精美的針灸盒,至今我仍然保留。
父親的一生對我的影響是終身的,尤其是他在醫學上取得的偉大成就,令我今生不忘。正是因為如此,確立我要繼承父業,也要成為像父親那樣受人尊重的醫生。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呂家書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愛在最后的日子里——郭志民
下一篇:老爸(小小說)——李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