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營口大石橋唐王河
楊德輝
2024、7
潺潺碧水說唐河,己換新名故事多。
惟有燈光和綠柳,依然還憶舊時波。
清晨,我和同伴悠閑地走在唐王河光滑如砥的石板路上,耳邊響著鳥鳴聲,車鳴聲,學校早晨廣播體操的喇叭聲,歌手的吊嗓聲……
經過修建后的唐王河以靚麗的豐姿映在大石橋人民的眼簾,河道上又架起兩座并肩的漂亮石拱橋,長達十公里的石塊砌成的長堤,花草坪,棧道,華燈,岸上兩條瀝青大道,綠化帶,攔水鋼堤。
唐王河也由淤泥河換成了今天的唐王河,它全長80公里,發源南樓,西入渤海。唐王河名字的由來,是唐王李世民御駕親征,馬陷淤泥河,有白袍救駕的故事起源,今天唐王河兩岸,還有圣水寺,扳倒井,點將臺,官馬山,兩軍寨等遺址。
春天的唐王河冰雪消融,岸邊開滿了各色各樣的小花,它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次第開放,這時節木本的迎春花,小桃紅也相繼開放了,緊接著杏花,櫻桃,玫瑰,梨花也都陸續開放……
夏天的唐王河,人們開始在河邊釣魚,唱歌,打拳,有的支起帳蓬在岸邊納涼,燒烤……
秋天楓葉紅了,楊柳葉子黃了,唐王河變得五彩斑瀾。
冬天里的唐王河更有一番驚人的景色,雪后的早晨,霧淞籠罩了唐王河,這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還有一眼望不到邊的蘆花,雪后在寒風中抖動著,表現一幅不屈不撓的蘆花不敗的風骨,它是大石橋人的驕傲。孩子們在河面上滑冰,堆雪人,還有幾位滑冰健將在作滑冰特技表演,圍了幾百人在觀看……
唐王河兩岸矗立著商場,興隆百貨,真實惠,大潤發……
唐王河今非昔比,八十多年前,日本人占領東北,唐王河日睹了日本人瘋狂掠奪中國的財富,和殘酷迫害中國勞工,大石橋虎石溝萬人坑就是真實的歷史見證。
八十多年前,唐王河兩岸是草房,土坯房,今天是高樓大廈,別墅,今非昔比,人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唐王河一路高歌……
今天唐王河揚眉吐氣了,大石橋鎂都享譽世界聞可名遐邇。
唐王河西岸四季春城河段粉墻上有大石橋游子書寫的一首詩,詩名大石橋,正文如下幸福鎂都,歡樂家園,生態之城。曾經歲月幾蹉跎,淤泥河水寡清波。唐王白馬人不曉,一片風光入眼多。如今有人擎巨斧,雕欄玉砌起巍峨。水碧沙平魚跳網。十里蘆花一路歌。咋日人間吹號角,青山夢里歌聲繞。一樹繁花一樹煙,迢迢不斷柳街前。誰是天上摘星手,裝滿燈籠掛人間。拾級龍山上,園柳聞鳴禽。一片槐花白勝雪,半坡新綠分與春。望眼城中綠,滿目起波瀾。街頭碧草碧連柳,風吹三寸漲微漣。一席如卷到三更,幾滴汗水天下清。明月春風歸故里,鎂都己是清潔城。
啊!美麗的唐王河,你是歷史的見證,你是家鄉人的驕傲,你日夜不停的奔流吧。
作者簡介:
楊德輝,男,1947生,遼寧營口人,滿族。蓋州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字道明、號懿行。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詩詞作品散見于《遼寧文苑春秋》《遼河詩詞》《中華詩詞》。對聯作品發表在《中國對聯作品集》,對聯作品曾被司馬遷祠收藏。
供稿作者:楊德輝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如此謀生(小小說)——李同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