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拾荒老人(小小說)
文/李同雁
初春的早晨,S小區附近的小花園里,已是綠草茵茵,那迎春花、丁香、桃紅競相開放著,那紫色的美,紅色的艷,黃色的嬌,這一切,交織成十分和諧的春的景色。微風吹來,不時飄過一絲絲沁人的馨香,讓你頓感空氣如此清新。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環境里,好多人聚集這里,有的聊天,有的健身,大家有說有笑,好一個其樂融融的人文景觀啊!
此刻,一個老者的身影進入了我的視線,只見他,駝著背,一幅歷盡滄桑的臉,那蒼白稀疏的頭發,被風吹的十分凌亂,兩只手像冬天的樹枝一樣干癟且彎曲著,手上的凍傷隱隱約約還留有印記。他手里拎著一個大編織袋,不時撿起別人丟下的飲料瓶裝進編織袋里。
我開始料定他一定是個拾荒者,但接下來他的舉動讓我有些遺惑,只見他,一會兒拿起灰搓子和條掃,把地上的煙頭和雜物掃凈,然后認真地收起,再倒進附近的垃圾桶里。這讓我一頭霧水。
乘他休息的片刻,我湊過去問:“老人家,你在這撿廢品嗎?”他笑了笑說:“你說對了一半啊。”我更覺奇怪,連忙遞給老人一支煙接著問,:“老人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人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表情,只見他,緊鎖著眉頭,狠狠地吸了一口煙,然后說:“咳,我是一個孤兒,現在一直光棍一根,我原來住在一個很窮的山區,那里土地貧瘠,而且人多地少,不用說別的,就連肚子都填不滿,因此,挨餓是經常事,我苦苦熬了大半輩子,最終我絕望了,十年前,我來到這里,開始了拾荒的生活,日子還算過得下去,再也不挨餓了,并小有積蓄。可天有不測風云,三年前冬季一個雪天,我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倒了,造成小腿兩處骨折,住院很快花完了我的積蓄,我只好拄著雙拐回家養傷,為了糊口,我過上了乞丐的生活·······”
說到這,老人停了下來,眼淚“唰”的一下流了出來,老人抹了抹眼淚,接著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s社區的領導,伸出援助之手,幫我醫好了病,又把我送到了養老院,讓我這80歲的老人,終于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做個人,要學會感恩,我的骨傷剛好,我就積極找領導要求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這不,在我一再要求下,敬老院領導,加上社區領導,給了我這項任務,我覺得一天挺充實,除了打掃衛生,還能撿些廢品換些錢,你別小瞧,這積少成多,一年下來一千塊錢不成問題。”
我好奇地問了一句:“老人家,你一定攢了不少錢吧?”
老人笑了笑說:“我攢錢有啥用,我這錢全部花在給養老院的老同志們訂報上了。”說到這,老人終于笑了,笑的是那么幸福!
此時,一種敬意從我心底油然升起。
“啪嗒”,我們正聊著,一群路過的學生不知是哪位,隨手扔下一個塑料袋和一個飲料瓶子,見狀,老人像訓練有素的戰士,忽的一下站起來,迅速將飲料瓶拾起放進編織袋里,然后,弓著背吃力地去追那飄飛的塑料袋,那塑料袋好像故意的和老人開玩笑,剛一落地,待老人撲過去的時候,它又飄了起來,反反復復,終于引來那幾個學生的駐足觀望,他們竟像看小品一樣,樂的前仰后合。
老人終于抓住了塑料袋,他盡管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的,但依然露出了笑臉,笑的十分燦爛。
此時,我的心像壓著一塊巨石,覺得很沉重也很糾結,對老人敬佩之余,我不免有些慚愧,望著遠去的孩子們,我心里,酸酸的……
供稿作者:李同雁,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天賜(小小說)——李同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