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營口:老街舊事
潤木之
今年的國慶節我沒有選擇外出旅行,因為太多的人都在路上讓我的心感到有些擁擠。十.一那天,我獨自一人順著遼河沿兒漫步到營口老街。這條熟悉的路雖然走了幾十年,可是每次的心路歷程都是不一樣的。
我很享受獨來獨往的那份隨心所欲,任思緒自由沉浮,免打擾模式。
走在遼河老街的青石板街道上,仔細地觀望著兩旁留著清末民初建筑風格的老房子,那些斑駁的墻面讓人感受到一種古老而親切的氣息。那些經過了歲月和風雨的老商鋪、木質的門窗仿佛都在講訴著這座古老城市的過去,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故事。
還記得老街經修繕和保護性開發完剛對游客開放的時候,媽媽拉著我的手來逛老街,那天她給我講了許多關于這里的一些舊事。
媽媽小的時候,就住在這條街上,有個小二樓的門市,我的姥姥和姥爺開了個飯館。媽媽在家里排行老二,另外還有四個姨、兩個舅舅。全家九口人住在二樓,一樓就是飯館。
每天生意最忙就是打魚的船都回來的時候,許多船家都來喝酒、吃飯,生意還不錯,姥姥和姥爺就靠這個飯館養活一家老小。
姥姥和姥爺還請了教京劇的師傅到家里來教大姨和媽媽唱京劇。媽媽說那時候她們學戲吃了不少的苦。每天早上六七點鐘就要到遼河邊去吊嗓子,不論是酷暑還是嚴寒。夏天還好,冬天的時候遼河邊北風呼呼的,姐倆兒凍得哆哆嗦嗦。
下午的時候,師傅就到小二樓教唱戲,唱錯了或念白念不上來念錯了就要挨打,用尺棍往手掌心上打,真疼啊!媽媽說這輩子都不敢拿尺棍,看見就疼。
我們家里有一個落地式的收放機,那時候只要媽媽在家,我們家里就放唱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蘇三起解》等等。有一面墻上掛著一件紅色的戲服,一個精致的木箱子里裝著閃閃發光的鳳冠霞帔。媽媽閑暇的時候經常給我們唱京戲,最多唱的是《貴妃醉酒》。
媽媽下班回家做飯的時候,有時候一邊做饅頭一邊哼唱著京戲。在燈光下和饅頭鍋的熱氣里媽媽真美!
漫漫地走著,回憶著曾經的過往,不知不覺走到了媽媽曾經住過的小二樓門前。我坐在旁邊的木椅上,想起媽媽已離世七年了。我望著這棟老屋,似乎聽到二樓傳來媽媽唱的《貴妃醉酒》,那圓潤的嗓音、流暢的唱腔……
我的淚水情不自禁流到下額,那淚水是溫的、流淌的、連續不斷的就像媽媽的愛……
一行、兩行、三行……靜靜的、無聲無息的任它流淌,當流到第十一行的時候,我的心臟有些抽搐。我用手安撫著它,有了些克制,我從來沒有這么安靜地哭過。
其實,人世間最真摯的愛和最深切的痛往往都是默默無聲的!
供稿作者:潤木之(營口)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受傷的盤子(寓言)——李同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