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生活隨筆”)早年的一件事
風雨七秩感恩同窗,文雖年早事亦微小,可以一斑略知全豹。透過本文能展現出當年中學生們忠誠、堅韌、團結、服從的價值取向和責任相當,能展現出參與祖國建設時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時代風彩和中國風貌。
那種忠貞不渝的堅定信仰和胸懷社會的使命感、責任感及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的崇高的思想境界,那種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連續作戰能打硬仗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很值得當下中學生們的借鑒乃至效仿!
——題記
壽登耄耋回眸往矣常見,耆暮之人則不常有,耆人何由?恰逢其時呀!各位耆老正無憂而幸福的走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的閃亮呈現又歡天喜地的為各位耆老呈現出一方無窮大的多姿多彩的大舞臺,給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施展才華、圓夢晚年提供了竟相起舞爭奇斗艷的絕佳時機和展示空間。各位正以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心臟”,恰似四蹄生風的馬駒奔跑在圓夢的路上,想停都停不下來。
之中的我蟄居斗室,似乎有反其道而行之嫌,室外精彩紛呈光彩奪目,室內卻面壁一隅不求進益,一味的回穿搜尋慮往思今。一度曾被社會上流傳“八十歲往回活各個是天才”的譫語生生地擠進隅角不得自省,欲覓其法及時自醒,不得不用“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的臻言來努力挖掘自己,試圖在明徹所以中找到出口,求出大徹大悟。有耕耘就有收獲,慮著慮著,居然欣喜地“慮”出早年間已“印在腦子里”的一段暖心情懷!遂爾記憶之旅便蕩起心中的漣漪,依稀將那段往事回溯、延伸、定格、成像……
那是1970年臨近“冬至”的一天早晨,我依舊著一身窘而不整的深秋裝束準備上學,至于“冬裝”,大都“進九”時上身,原因有二,喜歡運動,再是能省則省。“喔唷”!今早不比以往,剛邁出門坎頓覺不適,陰云籠罩,凜冽的寒風呼呼的刮了起來,猛烈的從門口呼嘯而過。惡劣的天氣催促我不得不一路小跑地來到學校,拔腿就跑乃本人長項,可種種原因還是破綻百出,一臉比褂子還窘的窘相讓我很是不堪。繼爾嗔怪自己的腳步是不是太慢?繼爾嗔怪季節的更迭是不是太快?其實都不盡然,嗔怪就嗔怪“能省則省”從中作怪,快慢如何亦望塵莫及。此時他人言否已無需乎,烘走寒意還其本真乃當務之急。
在一片眾語喧闐的氣氛中,教室黑板斜上方的小喇叭突然急遽的響了起來……響畢,被緊急通知的各排皆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軍人風骨和迎戰狀態火速地集合于學校操場,緊其各排排長的整隊口令高亢宏亮,此起彼伏,音量蕩響在操場上空,久久不肯散去,霎時一隊隊英姿煥發整齊劃一的隊形瞬間定型。觀其整體氣勢及個人氣質儼然就是軍營里一排排即將出征的戰士,規范的軍容軍貌加軍姿,嚴格的持槍出操練刺殺,時時展現學軍之風彩,處處彰顯學軍之碩果。然而“風彩”、“碩果”豈能唾手可得!乃是刻苦咬牙的冬戰“三九”,夏克“三伏”的付出所得。當時按要求每生須備草綠陸軍裝、銀灰海軍裝各一套,條件差些的跟色亦可,但這桿自制木槍則不容差,不但要形狀逼真還要槍刺涂銀、槍栓刷黑,槍托棗紅底上清油。“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每當詠誦本“題照詩”時,耳邊總會響起巾幗不讓須眉的呼喊,但須眉絕不輸巾幗,五尺男兒五尺槍,威風凜凜登疆場!時值舞象之年的一群,青春熾熱激情無限,就憑這桿槍,我們“殺”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喊”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地”。
那個年代和工農兵打成一片是中學生們不可或缺的一門必修課程,對此,同學們熱衷于程度遠超今天的追星。社會實踐是作業的最佳布置,碩果累累是答卷的圓滿收官。所以,只要未派學工學農,在校三成就是學軍,這還每周兩節軍體課(體育課)除外。那種演兵場上全校師生日日月月持槍操練的宏大場面,那些以連排為單元對刺對抗的較量和氣勢如虹的聲聲吶喊,至今還歷歷在目,縈繞耳畔。細思起來讓我總不免有些心潮澎湃而激動不已,時代的弄潮兒,時代的踏浪者,名符其實。如此極具規模的還有野營拉練,學紅軍走長征一出去一個多月;訓練主科的夜行軍時不時的搞一次且大都在冬季;再就上述經常性的演兵場上軍事大操煉和軍事大拼搏,和平年代學生搞這些為什么?歸結:時代所賦形勢所需。為保衛祖國,準備打仗,為固我國防,筑我長城,夯實基礎,積蓄力量,旨在應對空前惡劣的國際環境。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那“全國學解放軍”的年代,全民皆兵之縮影就在此時此刻。鑒于當時的歷史背景,全國上下普遍實行軍隊建制,故稱謂統括仿軍。
本次出征是前往十千米外的營口制桶廠,為完成一項擖拾舊磚的學工任務。從營口市第五初級中學用腳底板量到那?我的天哪!現下聞之確系雷人,當時行之卻屬常事。此次學工任務較比該年四月底的那次學農任務委實微言小可。那時節我們在為了不插六月秧的營口某某農場的水稻田里,摸爬滾打拔秧插田,起早貪黑備嘗艱辛,大體力、超負荷地勞作四十多天。其中將薅秧(包括鏟秧)、挑秧、甩秧直至插秧,干中學、學中干,又直至樣樣干得風生水起麻利嫻熟。年輕真是本錢,青春真有活力,在廣闊的天地里硬是活生生的將韶華泛金演繹得淋漓盡致!雖然人人喊累,但是累——并快樂著,每每下到田里,各個仍似蛟龍得水活力四射。只見同學們各個橫跨三條稻垅,兼顧六條大線,各個掐秧哈腰,而后兩只手勝似雞叨米,大幅度的左右開弓,兩條泥腿在秧田里交替著徐徐后退。其勞動最美的快樂場面在堤壩上縱向一觀,無偏無倚揮灑自如。再觀橫向,熱火朝天盡顯風采,猶如一場插秧大比武在此拉開大幕。
綜上只是一些實踐性的參與,是四年有半的九個學期在第五中學學習生活期間的學工學農學軍任務的點點滴滴。尚有繁重繁多地社會上、工礦里的大型會戰和突擊搶運及升級改造等任務亟待社會各界前往增援。無論是完成分攤還是友好加持,抑或逢遇之虞之際,我校哪回不是以大兵團作戰態勢,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排山倒海之氣勢連戰連捷,全勝收兵。尤其我排,在校農場里的大展拳腳,在校工廠里的一展身手,還有在寒暑假期里撿拾摳挖廢鋼鐵,積掃馬糞農家肥,歷經夜以繼日,嚴寒酷暑,上繳任務雖然艱巨,但全員上陣期期達標。從校農場依次貫穿,成績斐然,令人矚目,全校師生好評如潮。期間每次回望學校操場那堆堆農肥,垛垛廢鐵,我們都自豪無比:添磚加瓦,從我做起,我們做到了!
僅此自不必夸,還有,就上述的會戰、突擊、改造諸等而言,我排各個爭強好勝,驍勇善戰。每次接受任務專揀急難險重,專好攻堅克難,大錘撬杠齊頭并進,挖壕刨溝鍬鎬并重,我排哪回不是以摧枯拉朽之氣魄,長驅直入直搗黃龍。屢屢凱旋是排委會率先士卒和同學們的大干巧干即當下推崇的“四特別精神”共同作用之碩果。基于此,我排被校譽為一支拖不垮、打不爛、拉得出、沖得上的“鐵軍”。此鐵軍非彼鐵軍,此為和平年代實打實著的靠鍬鎬起家的一支鐵軍!血氣方剛生龍活虎的一群,酷似從“大學校”洗禮出來的好漢,“大熔爐”里錘煉出來的好鋼。無疑,好漢拿關鍵,好鋼蘸利刃。當年挖掘詮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內涵就在此時此刻。
隊伍息止了提震士氣的歌聲和盡顯軍威的口號開始急行。我自列隊始就渾身微抖,縮手縮腳,還好,出征及時幸免麻煩。誰曾,途中天不作美,偏偏遇上米雪刮臉,寒風割面的惡劣氣候,即便急行亦無一絲熱意。時年雖未及弱冠,但素常也是活力滿滿,“抑制”的意念應該入主中樞。孰料,“意念”的神經功能已被雪虐風饕掏空擄去!正值茫然無措,哭天搶地的相持階段,我們的副排長姜云祥同學迅速地將他制服式棉襖麻利地脫下轉而又麻利地披在我身上,在這節骨眼上我卻迅速地折轉身來又返還于他。為何卻之?只為領隊行于路中心的迎風口上,需之甚于我。
從行為舉止中揣摩,此間的心智確實超乎體質,顯然體能尚未極盡。同時我也深諳,這只是一個年輕好勝者僅存的一點體能,自我抵抗的能力就要突破底線。倘偌激發調動潛在的功能,必須運用我們在劇烈的運動或艱苦的勞作時往往習慣于口誦或默念的那句經典:“最后的勝利往往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精神支柱的撐起常日分外奏效,不曉今天咋了?怎奈只容片刻,正默念之時意外出現了!只覺瑟縮的身軀陡然間顫慄起來,隨而兩腿篩糠額泌微汗,行走頃刻間陷入了一種潛意識狀態。神志崩潰如此之快?斷是助紂為虐的“食不裹腹”亦來侵擾,欲摧殘我于冥冥之中。值在惘然無措,形神俱滅的關鍵當口兒,視線一直注目于我的副排長姜云祥同學再一次毫不猶豫的復將棉襖麻利地脫下,用一股“蠻”力頓塞我手……
情意啊,情誼!同學之情,袍澤之誼!身處冰冷的天地里你把熾熱的情,火熱的心全然傾注別人,自己卻一身單薄的在風雪里繼續履職。此情此景,情景交融,宛如一副靈光乍現的圖騰頓感熠熠生輝,又似一道冉冉升起的彩虹溫暖直泌心田。凝望著心靈深處駛來的“諾亞方舟",我驚呼,我哽咽!此時此刻,刻骨銘心!肯為別人彎腰低頭是一種高貴,換言之,肯為別人著想的人謂稱“一等人品”無疑,姜云祥同學高貴如此人品亦然。事雖年早,但每逢回穿噬臍莫及!沐恩報之乃世間之常識,然受者卻緘默遙遙悖而不語,其良知焉能安穩?忖思起來,情感的糾結和內心的撕咬不言而喻!
受恩之人一生為人忠厚做事忠誠,通透明了,未見瑕疵。1972年歲末走出校園,翌年伊始進入工廠。由于工作一貫勤懸踏實,數年后轉崗擢用,承秉性使然依舊一根筋。又是風雨數載,廠部選拔我赴本市經管干校培訓深造,三個月的理論灌輸使之收獲頗豐,腦洞大開。重新上崗后,仍一以貫之的秉持初心,一心一直不敢二用。家兄50年前“為黨工作,把心放正”因時代背景而有的放矢的一句真言,一直是我工作前行中的座佑銘,對此,我遵循,我貫徹,并深以為然。若干年后,響應國家關停并轉之大政,本廠轉制。
縱觀端末,一生平淡伴我如影隨形。步入暮年努力回穿,旨在捕捉亮點宏揚正氣,如篇首所述。驀地,“亮點”依稀閃現,是她!當年讓我“印在腦子里”的她款款而來;當年將我打開心扉,點亮心燈的她款款而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謝謝你當年暖人又暖心的那股“蠻”力,此舉潛移默化的令我受益一生。正所謂,“印在腦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受人恩惠當沒齒難忘,學其人品是一生追求。故此,受者一生一直在抓落實!面對綜上,我總有股借助某種力量的沖動,將久違的心聲躍然紙端以求釋懷,又總因文筆欠佳內容微弱而未敢妄動。近經鄰人鼓動竟真的沖動起來,大旨了然,謹致鳴謝,鳴謝老同學姜云祥當年的大愛之舉!
柳緒昆
2023年12月26日
供稿作者:柳緒昆(營口)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