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工商銀行運用自主研發的“融安e信”大數據反欺詐系統幫助客戶防范電信詐騙近8萬筆、避免客戶損失24億元。截至目前,“融安e信”已累計攔截電信欺詐25萬筆,為客戶挽回財產損失58億元,有效保護了客戶的“錢袋子”。
據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互聯網環境下金融詐騙高發,對客戶資金安全和交易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為此,工行充分發揮金融專業和信息科技優勢,于2013年自主研發投產了“融安e信”大數據反欺詐系統。工行與公安機關共建電信欺詐風險信息庫,收錄了來自行內外的各類風險客戶和賬戶信息,并與全行相關業務系統對接應用,形成集信息采集、風險預警、監測分析和主動控制為一體的全方位外部欺詐風險管控平臺。通過“融安e信”,工行準確識別具有電信詐騙風險的賬號,提前攔截匯款等風險交易,為客戶提供了保護屏障。
目前,工行運用“融安e信”對風險賬戶進行了全渠道布控,對所有通過工行網點、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自助終端等渠道進行的轉賬匯款交易進行即時篩查,及時向客戶提示風險,對電信詐騙實時自動預警,從源頭上降低了電信詐騙得逞的概率。
同時,“融安e信”還被越來越多地推廣到社會公眾和金融同業,促進了全社會金融安全水平的提升。其中,工行聯合公安機關推出了“融安e信(公益版)”,公眾通過手機APP即可免費、方便地查詢電信欺詐風險信息,在轉賬匯款前快速識別待轉賬的賬號是否存在電信欺詐風險。截至目前,“融安e信(公益版)”查詢量已超過1700萬次。工行與100多家國內外金融同業共享“融安e信”風控體系,為更多的銀行客戶提供了防范電信欺詐的技術支持。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工商銀行實現凈利潤2987億元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