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工商銀行(5.81 +0.17%,診股)(5.26 -0.38%)(5.800, 0.09, 1.58%)公布2019年一季度經營情況。業績公告顯示,在2018年良好經營業績的基礎上,工行一季度經營保持了穩中有進態勢,主要指標好于同期,領先市場。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工行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26.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58%;反映盈利能力的營業收入和撥備前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增幅分別達到10.17%、12.46%。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一季度末,工行總資產達到29.2萬億元,增速近5.6%,即將突破30萬億大關。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至1.51%,連續9個季度下降。
精準對位實體經濟需求
貸款投放方面,一季度,工行境內分行人民幣貸款增加492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62%,非信貸融資與地方債投資合計新增2218億元。貸款投向精準對位實體經濟需求,主要聚焦在經濟社會重大項目建設和民生保障領域,優先滿足“四大板塊”、“三個支撐帶”、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項目和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其中,新增中長期公司貸款占全部新增公司貸款的92%,制造業貸款較年初增加484億元。幸福產業、先進制造業、物聯互聯等經濟新引擎板塊貸款較年初增加709億元,增量占全行公司貸款增量的21%。
同時,工行繼續加大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力度。一季度,工行民營企業公司貸款較年初增長1096億元;銀保監會普惠口徑貸款余額3683億元,較年初增加582億元,增幅19%,貸款增量是去年同期增量的3.6倍;央行降準口徑普惠貸款余額3852億元,較年初增加623億元,增幅19%。
大零售戰略成效漸顯
工行資產質量也得到持續改善,風險抵補能力不斷增強。截至3月末,逾期貸款率,以及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連續11個季度下降,“剪刀差”下降至340億元。工行方面表示,通過前瞻性管控潛在風險,潛在風險融資余額連續12個季度下降。不良貸款清收處置持續加強,撥備覆蓋率比上年末提升10.09個百分點至185.85%;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至1.51%,連續9個季度下降。
此外,工行近年來推行的大零售戰略逐漸顯示出成效。零售業務貢獻穩步提升,個人客戶存款、貸款增量實現市場“雙第一”。一季度,工行實現新增個人客戶1000萬戶,法人客戶25萬戶。在客戶增長與產品服務創新的拉動下,工商銀行客戶存款較上年末增加1.16萬億元,增幅5.45%,客戶存款增量及全部存款增量均居市場首位。其中,個人存款較年初增加7712億元。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