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網訊 關切)“學生課后無人照看,課后負擔比較重,補課費比較高”是一個民生熱點問題,營口市就此問題出臺了具體指導意見。從日前營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得到了具體內容,將其主要部分匯總給大家,看看你是否滿意。
一、工作原則
(一)堅持學校主體原則
中小學校是實施課后服務的主體,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負責統一組織實施、加強全程管理,確保課后服務工作科學、規范、安全、有序、高效。
(二)堅持主動服務原則
學校要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時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并在學校公示欄上公布,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著眼于回應學生和家長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逐步構建學校為主、社會參與、校內校外有機結合的課后服務體系。
(三)堅持自愿參加原則
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后服務,由學生、家長自愿選擇,建立家長申請、班級審核、學校統一實施的工作機制。
(四)堅持家校協商原則
學校要依托家長委員會廣泛征求意見,在充分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吸納家長委員會參與制定課后服務工作方案,家校對課后服務實施協商共治。
(五)堅持素質教育原則
課后服務要以“豐富生活、發展個性、培養興趣、拓寬知識、開發潛能”為宗旨,盡可能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六)堅持經費保障原則
建立政府、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經費保障機制,確保課后服務工作持續、順暢開展。
二、服務對象、時間及內容
(一)服務對象
課后服務的對象主要為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在校學生及全地區各普通高中階段全體在校學生。
(二)服務時間
1.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周一至周五開展課后服務,一至六年級不晚于17:30,七至八年級不晚于18:00,九年級不晚于19:30。在不超過收費標準的前提下,可適當調整九年級周一至周五離校時間。
2.普通高中學校周一至周五開展課后服務,原則上,高一、高二年級不晚于21:30,住宿生和高三年級不晚于22:00。
3.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初中和普通高中是否開展課后服務及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可根據學生年級特點和具體需求,由學校和家長委員會商定。
(三)服務內容
課后服務內容,由學校會同家長委員會,結合學校和相關機構資源配置、服務能力等因素協商確定。
小學階段,主要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參加各類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游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初中階段,主要安排文體活動、課業輔導、學法指導、學科實踐、社團活動和興趣小組、思維拓展訓練等。普通高中階段,主要安排文體活動、學科深度拓展訓練、個性化答疑輔導、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學法指導、生涯規劃指導、創新思維培養等。鼓勵各學校創造性地開展課后服務,充分尊重學生家長意愿,提供多樣化的課后服務項目,也可有計劃地適當安排課后輔導。
各中小學要充分利用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紀念館、研學基地(營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體育場館及校內的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計算機教室、體育和藝術教育場館等資源場所開展相關活動。可以通過學校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學校提供課后閑置的場地、設施設備等資源,由符合條件的專業機構派駐工作人員參與校內課后服務,實現場地、人員資源整合。
支持學校引進校外優質教育資源參與校內課后服務,作為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各學校引進校外或境外教學資源(圖書、音像制品等)須報教育主管部門審查后使用。
三、經費使用與管理
(一)經費來源
開展課后服務,可采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提倡有條件的地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后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的補助。
(二)收費標準
設定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的,應當堅持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按有關規定由教育行政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聯合報同級人民政府審定后執行,相應費用由學生家庭負擔。義務教育階段,原則上每月每生收費不超過200元,高中教育階段,原則上每月每生收費不超過450元。學校要通過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廣泛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可根據所提供服務的內容和時間,由學校與家長委員會合理確定具體收費標準。
(三)費用減免
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等)參加校內課后服務所需的費用,按其所在學校確定的收費標準,由各級財政給予適當補貼。提倡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免費輔導幫助。
(四)經費管理
1.課后服務收費由學校會同家長委員會實施,學校要按照有關財經制度將課后服務收費納入學校財務管理,專款專用,獨立核算,不得截留或提取管理費,不得隨意侵占、挪用,不得列支其他無關費用,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得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各學校要制定課后服務收費和支出管理辦法,建立費用收支臺賬,存檔備查。教育主管部門要會同財政、審計部門定期對學校課后服務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督查。對違反財經紀律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2.學校和家長委員會要合理確定支出標準,據實結算,按實列支。收取的費用,可用于參與課后服務的校內教師和外聘外請人員補助以及保障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產生的水電費、消耗品購置、場地租用及學生意外商業險等必要開支。財政補貼主要用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特殊群體的費用減免、弱校補貼以及適當補充開展課后服務產生的水電費、取暖費等。
3.對參與課后服務教師的補助,要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多得”的導向,根據教師所提供服務的內容和質量確定補助標準,不得搞“平均主義”。對聘用人員的補助標準,由學校和家長委員會根據其提供服務的內容和質量確定,經公示后執行。
4.學校和家長委員會要按月據實形成支出明細,經家長委員會審核無誤并在學校公示5個工作日后方可支出。收取的費用當月有剩余時可結轉使用。
營口市《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從今年7月1日起試行,你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