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網“焦點網談”)初春時節,哈啰共享單車重返營口。共享單車回歸濱城,立即受到市民的歡迎,街頭不時可見騎著“小藍車”悠閑前行的身影。
2019年,哈啰單車第一次出現在營口,這種因車體呈藍色而被市民親切地稱之為“小藍車”的共享單車,受到市民的歡迎和好評,認為它方便老百姓的出行,一時間街頭的“小藍車”成為營口的一道風景。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哈啰共享單車后來脫離了營口。
共享單車有利于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有利于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于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踐行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緩解日益嚴重的交通壓力,方便人們的出行。營口是自貿區,正大力招商引資,也在開展“營口有禮”活動,國家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競爭、市場多元化。因此,我們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說,都應支持鼓勵共享單車的發展。
共享單車興起于十多年前(最早為公共自行車),近年來隨著共享經濟的崛起,共享單車在全國數百個城市擁有龐大的用戶。以來到營口的哈啰單車為例,至2019年8月,入駐360多個城市和340多個景區,注冊用戶超億,市場占有率排名首位。
哈啰單車在許多城市都發展的很好,雖然營口共享單車晚來了幾年,但作為一座開放城市,我們應以開放和包容的胸懷,歡迎共享單車的再次到來。
作為一件新生事物,共享單車不可避免會在營口的經營、使用中存在不足及困難,這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像省內外的遼陽、東營、鎮江、濱州等城市那樣,本著“打造最優發展環境”的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為導向,秉持支持鼓勵態度,為共享單車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優質服務,推進共享單車在營口健康有序發展。
共享單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這種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不僅能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有利于霧霾污染防治,也是凸顯城市文化、彰顯城市魅力的有效形式和載體。
特別是而在抗“疫”的當下,共享單車還具有“不聚集”的獨特優勢,有利于避免新冠肺炎感染。
濱城應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支持、鼓勵各種品牌共享單車等專注低碳出行的企業在營口發展。應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研究出臺支持、引導共享單車發展指導意見,建立企業準入、退出和發展機制,讓共享單車在營口入駐好,扎下根,不再脫離濱城!
文章發布:營口之窗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郭 豐
(昨天營口看到的共享單車)
(今天營口又見共享單車)
圖片:郭豐、老胡
上一篇:最新通知:營口市旅行社恢復開展省內旅游業務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