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蜜桃av一区精品变态类天堂_91福利专区_半支烟国语版在线观看_啊啊啊啊亚洲_2021国产精品_亚洲黄色的

首頁 > 我要分享 > 營口故事 > 正文

回憶營口:我的西潮溝朋友——老柴

郎振聲

分享到:
2021-04-16 00:08:00   來源:營口之窗   點擊:

(營口之窗“營口故事”)我的西潮溝朋友——老柴

作者    郎振聲

老柴叫柴壽來,和我同歲,可能生日比我大,他的孩子們都叫我郎叔。他生在西潮溝,長在西潮溝,一生生活和工作在西潮溝。我當老師工作的四中也地處西潮溝,一直在這里工作了22年。1958年勤工儉學,我帶的8班搞“烘爐“,聘請的師傅就是老柴,從那時我們就相識了。后來我家也搬到了西潮溝,兩家成了近鄰,接觸和交往就更多了,成了好朋友。
  老柴是西潮溝的能人。好像沒什么固定的職業,但許多“技術”他都很精通。西潮溝是漁民聚居最多的地方,他自然首先是一個漁民。搖櫓張帆出海打魚,都佩服他是個高手,憑經驗就知道哪地方,、什么時候魚蝦多,他捕到的“海貨”總比別人多。不僅能打魚,自己還能造木船。有一年就借用我住的院子作?地,自己動手造了一艘足有十米多長的捕魚船。從設計到 木工、捻縫、油漆各道工序都由自己一人獨自完成。連用的“鉚釘”都是自己打的……老柴還會使用車床,還會鉗工,,拿起焊槍還能燒電焊……我印象最深的是還能打鐵,當過“鍛工教練”。那年被四中聘為烘爐師傅,我親眼見他教同學們看火、掄錘:他把燒得紅紅的鐵塊從爐里鉗在砧子上,讓同學趕緊“趁熱打鐵”,他的小錘點到哪里,同學的大錘就打到哪里……有時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打上幾錘。這樣的場面,至今還生動地留在我的腦海里!
  家里房子不夠住,還能自己蓋。先是小院的南面蓋兩間很像樣的正房,二兒子結婚就住在這;以后,又在他住的老房西面,接了一間小房,四兒子結婚就住在這;再往后,又把老房讓給了三兒子住,挨在前房又接了一間小屋,雖然窄小但很實用,他們老兩口就住在這。在那個年月,許多家都在為住房發愁,老柴卻自己動手把全家的住房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不能不說老柴真是個能人。
  蓋房的材料都是因陋就簡,盡量做到少花錢,實用就行。例如預制扳就是揀來的。有一年冬天,他從遼河沿揀來工廠排出的廢油,黑漆漆的,放在大鐵桶里,成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燒飯燃料。(用葦材燒大鍋時,添上一鏟廢油,火燒得更旺)一個人的工資維持全家七口人(5個孩子)生活,不這樣艱苦奮斗、節儉細算、千方百計怎么能行?中國勞動人民那種勤勞、吃苦、頑強精神,在老柴一身上展現得十分充分,讓我從心底里敬重和欽佩!
  老柴在鄰里眼中是個熱心人。左鄰右舍誰家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時候,只要他能辦到,他都全力以赴。對我的幫助更多,我蓋小房時,他出點子用廢鋼絲加固房梁,幫我安裝門窗,抹墻鋪蓋……我老父親逝世時,幫我料理后事操辦酒飯……老柴家有臺手推車,可以說是左鄰右舍的“共用車”,誰家買煤、運貨、搬家,盡管來用。
  老柴沒有多少文化,但卻很有文藝情趣。經常哼幾句京劇,唱幾聲小曲什么的,特別喜歡二人轉。對歷史上的“典故”也知道一些,我就聽他講過“貍貓換太子”的故事。老柴也有遺憾,是對孩子們的學習抓的不好,5個孩子都沒讀好書。論天資可以說個個都聰明,為什么沒讀上去呢?家里環境不行,經常是人來人往像走馬燈似的,連個固定的學習桌椅都沒有。我就從來沒見過他們在家里做過作業看過書……“西潮溝”也有這方面的“地域遺憾”:孩子們都自然成長,誰也沒把讀書看重啊!現在想起來,我也有些自責,做為好朋友又是當老師的沒能在“家教”方面與他做過探討。
  我晚年僑居上海,囬營口時也與老柴見過幾面。共同敘“西潮溝”時的往昔友情,我曾遺憾地對他說:“當年我一直想坐上你的漁船,跟你一起出海,親眼看看你是怎樣打魚的,終沒如愿啊!”
  去年秋天回滬不久,聽說老柴突然逝去,勾起我對老柴的懷念。縱觀老柴的一生,是典型的營口“西潮溝人”的一生:對家庭和子女充滿了熱愛和擔當;勤勞、能吃苦、對生活總是樂觀;善良、真誠、樂于助人!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郎振聲,寫于上海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截取使用。

相關熱詞搜索:西潮溝 營口 故事

上一篇:四十五年前的一次學軍活動——營口人自己的故事
下一篇:最后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精河县| 尉氏县| 新泰市| 抚顺市| 奎屯市| 左云县| 盘山县| 安福县| 长岛县| 金沙县| 织金县| 平昌县| 洛阳市| 绥滨县| 津南区| 溧水县| 东丽区| 铜川市| 宾阳县| 上思县| 松江区| 郯城县| 体育| 定边县| 湖南省| 和平县| 徐汇区| 河东区| 察隅县| 二连浩特市| 嘉善县| 西充县| 西贡区| 兴和县| 广德县| 铜梁县| 恭城| 晋中市| 新余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