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我欠大姑的那份情
王殿勇
每個人的一生都欠著最大的一份情,那就是父母之情,而我除此之外,還欠著大姑的那一份情。
因為我是一個命獨、命苦、命薄之人,母親在生我之前已經有了三個哥哥,她一直盼望著能再有個女兒,曾聽父親說過,母親早就體弱多病,根本不具備再生子的能力,為了能實現有女兒的夢想,她豁出命也要再生一個,可事與愿違,母親這次生下我時一看又是一個破兒子令她大失所望。一氣之下就想棄我于襁褓之中,是奶奶和大姑的極力勸說才使我有幸活了下來。在我五歲時失去了母親,不自覺地成了人們話聊中的“獨命根子”,我當時整天哭哭啼啼,一副很不招人待見的樣子,誰都不愿意理我,在大姑、奶奶和父親的共同養育下我才一點一點的長大了。大姑家住隔村,離我們家很遠。她們家有表姐和表弟幾個,生活比我們家相對好點,但在六十年代,誰家的生活都不富裕,為了照顧我這個沒媽的侄子,大姑則是不管不顧地三天兩頭往我們家跑,把日常生活中從表姐表弟們嘴里的東西中擠出一部分給我。有一年秋天大姑高興的把我接到她們家中,等到吃飯時大姑又突然端來了一盤豬肉,當時我一看見豬肉都懵圈了,心想一不過年二不過節,大姑家怎么能有豬肉?事后才得知大姑家的一頭豬死了,她沒舍得扔。煮熟后特意給我留了一份,因怕豬肉傳染不能外送,就把我接到她的家中特意為我分一杯羹。當大姑把那熱氣騰騰,飄香四溢的豬肉放到桌子上的時候,表弟們早已垂涎三尺,個個蠢蠢欲動,但大姑硬是沒讓他們伸筷,說是你四哥還沒有吃到,你們都吃過一次,想吃還有,下次再給你們做,天知道“狼多肉少”,若不是特意給我留的,早就風卷殘云一掃而光了,哪還輪到下一次,鬧得表弟們成了“貓叼吹泡空歡一場”。而后我又在大姑家逗留了幾天,臨走時大姑還硬塞給我一張紅色的一元大票,平時我們兜里的錢都是以分為單位的,這一元錢就算是很大的面值了,估計也頂現在的三到五百元吧。我當時看到這票面太大不敢要,大姑就對我說你是頭一次來,不好空手回去。這張紙幣我好長一段時間都揣在兜里沒舍得花,每當看到這錢就想起了大姑和過去的一些往事。大姑不但在吃的方面牽掛我,在穿戴方面也是特別關照。我所穿的衣服一年到頭都是大姑給我做的,到了冬天除了棉襖棉褲外還有棉鞋,很多一起玩的發小兒都羨慕我,因為他們冬天也都沒鞋穿赤著腳和我玩耍。有一年冬天,天冷得特別早,大姑給我做的棉鞋還沒做完,天氣突然就變了,大姑怕我凍著,情急之下就把表姐的棉鞋給我拿來了,我是暖和了,可把我表姐凍得挺慘,聽說腳都腫了,至今一想此事我還心有余悸。
我上初中時,大姑家就搬到了市郊,七六年夏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文中說營口縣分水的地方有一個能治面目中風病的醫生,因為我小時候面部中過風,沒治好,很是遺憾,所以每次聽到這方面的消息都想去試試,這次也不例外,我就去大姑家和表弟一起去看了那個醫生,結果還是掃興而歸,大姑聽后既失落又不甘心,就多方打聽在她家附近給我找了一個老中醫,沒想到一治就是幾個月,那當時由于大姑家是剛搬去不久,日子也是拮據,為了讓我能安心地住下去,就經常給我做海年魚吃,有時還給我做煎餅,大姑家的糧食本來就不夠吃,再碰上我這個“吃貨”更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我看著也很著急,就回家背了一大旅行包土豆回來,那時正直中秋節,大姑夫買了二斤月餅,大姑一家人看到都很高興,表弟們也迫不及待地想吃月餅,可這時大姑對表弟們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倆別吃了,再加上這一包土豆一起送給那個老中醫吧,人家為你四哥忙了好幾個月,雖無療效,也是人情,咱也沒啥給的,瓜子兒不飽暖人心”。當時看到表弟們的表情落差,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兒,心想都是因為我的原因讓我的表弟和大姑她們都沒吃上月餅……在我回家時,大姑想送給我點兒什么,可苦于沒錢,很難為情,就忍痛割愛地把我表弟身上正穿著的一件新衣服硬是脫下給我。
尤其讓我感動的是,八二年我在營口上班期間不慎患上了肝炎病,職工食堂怕傳染,不讓我在食堂就餐,讓我回家休假,大姑怕我長期不上班影響個人問題,就冒著全家人被傳染的風險毫無顧及地讓我在她家里吃住,在此期間還變著法似地給我做好吃的,盡量讓我吃好休息好,這樣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常言道烈火見真金,患難見真情。大姑對我的那份情,除了親生的父母之外常人是很難做到的。大姑對我的愛,勝過己出,超越母愛。那一刻在我心中暗誓,大姑就是我的天,我要像愛父母一樣的永遠愛她!
也許是對大姑的過分依賴吧,都四十好幾早已成家的我,還隔三差五的往大姑家跑。每到周日大姑都做很多可口的飯菜,等著盼著我去。每逢我領孩子去時,大姑都硬塞給孩子一些錢,說讓他買好吃的,我知道明面上是給孩子,實際上是暗中幫我。大姑總叨叨,“你現在生活困難,別總掛記著我,也別總往我這里跑,有你表姐表弟們護著,我什么都不缺,只是你別虧著孩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大姑對我的恩情我真是銘記在心,沒齒難忘,也總想報答,但成家后由于個人能力有限,生活窘迫,捉襟見肘,總想著等生活好點兒了再報答,可沒想到子欲孝而親不待,只留下了一生中永久的遺憾,好在大姑活著的時候我還能經常去看看她,于己而言算作自我安慰,在別人眼里也就算是孝敬吧。人生沒有來世,假如還有來世,我愿為大姑效犬馬之勞。眼下,馬上就到“寒衣”節了,我寫這些既是對逝者的追憶,也是對我心靈的慰籍,愿姑姑在天堂平安。為了能讓大姑在天堂更放心,我會處理好我和姐弟們的關系,讓我們之間的親情走得更近,把大姑的愛一直傳承下去。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王殿勇(營口)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陰霾散盡愛亦真(小小說)——李同雁
下一篇:最后一頁